近日,一些读者给心理工作室留言,询问一个相似的顾虑:工作或学习中遇到情绪问题,接受心理治疗后要服药治疗,但服用这类药物会不会使人变傻?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服用这类药物会不会影响成长发育?
对此,记者专门咨询了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教授。他明确地回答说:不应有此担忧,只要适应症掌握得准确,精神类药物是不会使人变笨的。
刘铁榜解释,心理治疗师给病人开药时,都会权衡收益与风险的比值,只有当药物给病人带来的“收益”大于“风险”时,才会给病人开药,如果药物带来的害处较多,医生就不会选择用药的方式,这是医学原则所规定的。另外,医生也会给病人使用合适的药物。所以,不用担心用了精神疾病类药物后会令人变傻。
他特别强调:“有很多的事情,是个人的意志与心理所超越不了的,这时就要借助于专业的医生和药物来帮助自己,而不应该忌讳药物。”
当然,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精神类药品因为在大众心中一直显得很“神秘”,所以其副作用更为人们所关注。刘铁榜告诉记者,其实,近二三十年来,精神类药品的开发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以前的抗抑郁药物对心脏和大脑影响较大,但现在,此类药物对人体的影响已经很小了,比如有种抗抑郁药物,在做其最大安全剂量的动物试验时,科学家们发现,即便让动物将这种药物溶液喝到饱,动物也只会呕吐、走路不稳,并不会致死。加之现在精神科医生对药物知识的了解也相当丰富,并不会出现滥用或者错用药物。
更重要的是,精神类药物的很多副作用都是可逆的。刘铁榜说,随着病人用药的时间越长,副作用反而越少,因为病人对药物有耐受性,能很快适应药物,比如有的药物在初次服用时,可能会让人打瞌睡,但用药十天半月后,瞌睡反而消失了。
当然,要根据专业医生的处方拿药,并在用药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使用方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刘铁榜告诉记者,每一位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在凭药方取药时,医生都会把医院的一个电话号码交待给病人及家属,这个号码24小时开通,病人在服药方面若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致电咨询,即可获得专业人士的帮助、鉴别与解答。
编辑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