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背后有一批深耕学术领域,在国外顶尖学术殿堂深造、具有多个学术成果的优秀科研专家,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陈宇综就是其中一位。
“一谈到科研,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的很多人眼睛都发亮”,陈宇综说。“而且,他们有理想、有干劲,杨震教授也如此,都想借助这个平台,做出点东西来。”
虽然是透过长途电话进行的采访,陈宇综教授的这席话却让记者恍如亲见其人,能够深刻体会到科研工作者对自己专业领域的执着和热爱。
做科研很辛苦,但陈宇综认为,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是否辛苦取决于是否有兴趣。“对于真正喜欢科研的来说,为了一个实验,为了验证一个结果,凌晨两三点不睡觉甚至通宵不眠都是很常见的。”
2011年,联合国植物年,陈宇综和其他学者共同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关于天然产物的学术文章,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有十几家科技媒体做了报道和转发。陈宇综说,当时他们是想看自然界中都有哪些药物物种可以造福人类,它们也叫天然产物。于是,陈宇综和其他老师一起带领团队把自然界产生药的物种全部做了研究,据说这个研究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反复认证,当时清华的老师和学生们每天加班加点,一丝不苟,力争在文献中对每个物种都描述的清清楚楚,除此之外,还要融入到发现的规律上。最终的文章有10页左右,但后面附加的文章却高达170页之多。
对于我国基础药物研究的发展,陈宇综认为,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要靠“集团军作战。”陈宇综认为,单靠某个小的研究单位或公司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融合社会力量、企业力量齐心协力去做这件事;更需要国家和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布局以及大力支持,华大基因就是最好例子。只有国家和政府为基础药物研究领域创造踏实的、没有后顾之忧的环境之后,才能聚拢年轻人才,才有长远快速的发展。”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