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引人入胜:2020年度《深蓝讲坛》圆满收官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2021-01-25 10:49
摘要

本次讲坛以“海底的光影和宝藏”为题,邀请国内专业水下摄影师郭靖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现场带领大家潜入海里看一看海中的斑斓世界

1月23日下午,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主办的2020年度海洋主题系列宣讲《深蓝讲坛》第七讲,在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开讲。

本次讲坛以“海底的光影和宝藏”为题,邀请国内专业水下摄影师郭靖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现场带领大家潜入海里看一看海中的斑斓世界。至此,2020年度海洋主题系列宣讲《深蓝讲坛》圆满收官。

潜到海里能发现什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郭靖是一名自由潜教练,同时也是一名专业的水下摄影师,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的专业奖项,去年就有作品入选全球含金量最高的水下摄影赛事英国UPY的2020年册,此外,他还有个更时髦的职业是水下橄榄球教练。对于自己的摄影爱好,他戏称自己是人类与海洋的“搬运工”。酷爱自由潜又痴迷水下摄影的郭靖分享了他在水下拍下的摄影作品,潜入海中看到的光与影有在陆地上看不到的美,常年在世界各地海域下潜拍摄的他还分享了他在作品创作中遇到的故事,以及在创作中对海洋和艺术的感悟。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也是我国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从事水下考古33年,参加了中国多项大型水下遗址的调查、发掘和报告编写,还参与了“南海Ⅰ号”的发现调查和发掘工作。书写了水下考古传奇的“南海Ⅰ号”,是中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经典项目。“南海Ⅰ号”从发现、调查、试掘、整体打捞、发掘到后期保护,整个过程经历了33个年头,在打捞方案制定、异地保护、精细发掘、公众考古、综合研究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崔所长通过分享“南海Ⅰ号”的发现、调查、打捞和挖掘过程,讲述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历程,让市民通过口述的考古历史,走近了波澜壮阔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景象。现场的热心观众表示,这一场深蓝讲坛带来的是视觉盛宴,现实的海洋美景还有贸易历史都让人激动不已。《深蓝讲坛》办得很有意义。

以“海洋+文化”为品牌,2020年度的《深蓝讲坛》宣讲活动主要围绕海洋休闲运动、生态、渔业、科技、生物、历史、人文等方面,邀请“蛟龙号”潜航员、“天鲲号”总设计师、帆船世界冠军、远洋渔业资深从业人士、海洋生物专家、博物馆馆长、水下摄影师、图书馆馆长、水下考古专家等分享充满趣味性和精彩纷呈的海洋主题,宣扬了洋文化,增强了市民的海洋意识,呼吁市民一起关心海洋、亲近海洋、热爱海洋,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编辑 高原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