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华工召开

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卢庆雷 文/图
2018-03-25 10:56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于3月23到24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内地和港澳的160余所高校的600余名代表参会。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于3月23到24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内地和港澳的160余所高校的600余名代表参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作主题报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分别致辞,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代表“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宣读了《创新创业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宣言》。来自粤港澳三地政产学研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吴岩司长在报告中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又一次改革开放,是勇立潮头开先河的集成创新,是实现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先手棋”。

从全球视野来看,距海岸100公里的范围内,集聚着全球60%的经济总量、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享誉全球的三大湾区是经济发展的集散地、增长极,高等教育则是三大湾区腾飞的制胜法宝。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三地各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形成有效互补,按全球三大湾区人均GDP平均水平测算,粤港澳大湾区GDP将达5万亿美元,具有极大潜力,将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图为研讨会现场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作主题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集群发展是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制胜一招,是关系到能否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关键制胜一招!高等教育是大湾区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影响巧实力的关键推动力、主要贡献者和重要策源地。高等教育创新是大湾区更基础、更持久的动力源泉。大湾区高等教育类型丰富、互补性强,大学集群发展得天独厚,必须坚持以政府主导推进顶层规划、以科教创新推进动力集聚,以市场机制推进共建共享,真正实现相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先导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扑面而来的时代背景下,大湾区大学集群发展能够充分发挥“集聚-溢出”效应,有力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国际创新中心,打造世界性高等教育新高地,探索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全面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创新创业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宣言》提出,将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体制优势,努力打造世界级的高等教育集群;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资源优势,共建共享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文化优势,努力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的“领头雁”。

会议期间,同步召开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题宣讲会暨第二届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工作会议、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交流研讨会等。粤港澳大湾区为区内高等教育集群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动力,高等教育集群协同发展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必将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书写出更加壮丽宏伟的历史新篇章!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卢庆雷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