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福田区政府投资项目履约评价共享平台”的正式上线,该平台发布的项目承包商履约评价大数据,将为福田区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作出重要参考。据介绍,这是全省首个“互联网+”履约评价共享平台,将为探索构建建筑市场主体信用管理体系作出积极探索。
11种不良行为“一票否决”
该平台适用于福田区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施工、监理、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承包商,并相应设立了6大项评价指标和5个评估时间节点。整个评价体系设置了17种不良行为的惩戒措施,承包商一旦触及其中“因自身原因造成工程发生一般事故的”等6种,则将与“优秀”无缘,至多拿到“合格”;而触及“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11种,便被直接判定为“不合格”,实施“一票否决”。
“我们希望利用该平台,让监管的目光凝聚在政府投资项目的每个环节,致力实现监管的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据福田区住建局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充分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将政府工程建设单位的碎片化履约评价信息整合、共享,形成对项目承包商履约综合评价的“共享池”。评价结果将通过政府官网进行发布,并向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推送共享。“这些结果还会与政府投资工程定标和预选承包商录用直接挂钩,确保对项目的监管达到实时、高效。” 他表示。
有效遏制消极怠工现象
该平台将为强化招投标事后监管,实时跟踪履约动态,有效遏制履约中的消极怠工现象作出积极探索。
据悉,自2016年以来,福田区政府投资招投标项目共计484个,涉及中标单位578家,中标金额超过110亿元。随着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投资体系背后隐藏的“三大痛点”愈加显现:招投标的定标环节难以找到优秀合作伙伴;转包挂靠问题影响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合同执行严肃性不够,影响履约水平。基于此平台,福田区将实现“三个联动”:实现履约评价与评标定标联动,标后评估与履约处理联动,以及过程定量与结果定性联动。
全省首个“互联网+”履约评价共享平台
出席上线仪式的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蔡瀛表示,这是全省首个“互联网+”履约评价共享平台,说明福田区的改革进度已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他希望,福田区作为全省建筑业改革发展的试点区,可以进一步先行先试,为推进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据悉,去年,福田区就在探索政府投资项目改革道路上创新提出了市场化全过程代建,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引入商业保险参与项目质量管控和监督。今年,此共享平台的启动又给福田区建筑市场监管与信用管理机制改革打响了头炮。记者了解到,根据《改革实施意见》,福田区计划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建筑行业监管体系,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服务等国际通行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各责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基本解决,辖区转包挂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一线工人质量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逐步提高,建设质量品质、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福田区区长高圣元表示,共享平台的顺利上线是福田区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是中心城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的现实需要;将为广东、深圳建设系统项目监管提供“福田探索”。他强调,要不断完善平台功能,维护好、运用好、建设好平台,发挥共享平台和智慧城区的优势,不断强化投资效能评估和责任考核,更好地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为全省、全市项目监管改革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福田经验”,为政府投资项目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