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广东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

马硕
2021-01-24 11:42
摘要

《奋斗与辉煌》的出现,让广东文学无愧于时代,也无愧于人民

花城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不仅是一部描绘广东小康社会建设历史的皇皇巨著,更是一部在广东全省人民参与构建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呈现出“广东精神”的史诗。这部作品由十三位作家和记者深入一线,历时一年有余的时间完成,是广东人民为党和全国人民献上的一份重礼。

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要问题,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发展的力度、广度与强度,能够反映出中国改革开放在未来深入的多种可能。在广东人民责无旁贷地投入这一伟大的建设过程之中,南粤大地上写满了故事,《奋斗与辉煌》用历史的眼光,全景式的观察,细腻地书写了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20年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这四十余年中,农民、工人、学生、教师、医生、军警、科学家、企业家等各行各业的人与事。

《奋斗与辉煌》始于叙事而不止于叙事。它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卷一 百端待举(1978-1991)》《卷二 风生水起(1992-2001)》《卷三 攻坚克难(2002-2011)》《卷四 逐梦飞扬(2012-2020)》四部分。作为一部纪实性报告文学,写作者不能为了煽情而偏离叙事中心,这就要靠真实的事例与情感打动读者,而这无疑是一种很高的要求。通过大事件和小人物的结合,《奋斗与辉煌》写出了在同样的一块土地上,人民如何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帮助下,从脱贫到致富,从创业到创新,从逐梦到圆梦的过程。从“打破坚冰,开通航路”,“三来一补”、招商引资、内引外援、多种经营,到修路建桥、文化产业的发展、独角兽公司的创建,乃至5G时代、广东“智造”、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广东的改革开放与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章石山·《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 《卷一 百端待举(1978—1991)》 花城出版社 2020年10月版

《卷二 风生水起(1992—2001)》 花城出版社 2020年11月版

《卷三 攻坚克难(2002—2011)》 花城出版社 2020年11月版

《卷四 逐梦飞扬(2012—2020)》 花城出版社 2020年11月版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对中国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展望,而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党和国家对人民做出的承诺,而这无疑使人民的奋斗更有动力。写作者为著作铺设下昂扬的叙事基调,他们与其说是写了一千多个人的奋斗历程,毋宁说是展示了一千多个人的奋斗热情,这成为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培育出的一种厚重情怀。

在《奋斗与辉煌》的叙事中,构建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人、一个城市的事,只有先进带动后进,先富带动后富,每一位奋斗者的最终目标都指向他人的幸福时,才可以说是构建命运共同体切实有效的实践。作品娓娓地讲述了村干部为了全村致富而奔忙,企业家为了一种使命而拼搏,科技工作者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奋不顾身的感人故事,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广东人民都坚持“敢为人先”;不管条件如何困难,广东人民都坚持“务实进取”;不管环境如何恶劣,广东人民都坚持“开放兼容”;不管条件如何困难,广东人民都坚持“敬业奉献”。

在这部作品中,更使读者动容的是对广东遭遇的几次灾难的描写,非典疫情与新冠病毒,多少的白衣天使、在生命的跑道中逆行而上,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他人生命的行为在这里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范信德、叶欣、邓练贤、陈洪光、杨欣建,钟南山、张忠德、王烁……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就是一首首动人的歌。《奋斗与辉煌》为英雄写的传记简练而传神,尽管时光流逝,记忆褪色,但作品已经为这些英雄树立起了一座座丰碑,成为广东人民用爱的传递与奉献精神构建坚实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证明。

写作者用开阔的视野与公允的态度,讴歌了广东人民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绩,但他们也在正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需要正视的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广东宝安一带的农民因为没有出路而出逃,面对一穷二白的村庄和一贫如洗的村民,心力交悴的村干部束手无策之时,作者写出了人民在艰苦生活中挣扎的真实感受;当改革中广东出现了一些贪腐分子时,作者没有避重就轻,而是对蠹虫们展开了激烈的鞭挞;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作者没有选择视而不见,而是重点突出环境保护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真正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并对“知耻而后勇”的干部表达了真诚的赞赏。吃饱饭、求富裕绝非是非分之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非法手段可以滥用,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这些始终贯彻在作品之中的理念,使这部作品产生了“微言大义”的效果。

没有奋斗就没有辉煌,《奋斗与辉煌》描绘出这样一种景象,“小康,是不分种族、年龄和语言的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景。”但是,没有奋斗,愿景永远只是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可视为对持有“广东精神”的奋斗者们的勉励,“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广东人民,用辛劳的双手将一块贫瘠的土地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湾区,并为其他地区乃至整个世界输出了广东经验,这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法国哲学家博纳尔德说,如果一个人阅读过一个民族的文学,即使之前对这个民族的历史一无所知,这个人也能辨别出这个民族曾经是怎么样的。《奋斗与辉煌》理应被视为一颗镶嵌在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弘扬“广东精神”的号角,也是一部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力作。《奋斗与辉煌》的出现,让广东文学无愧于时代,也无愧于人民。

见习编辑 连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