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得宝而安”,宝安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博大区,文物众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2020年,宝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文管办)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积极开展、举办文物保护、文物修缮、博物馆日等各项活动,使全区文博事业呈现平稳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0年宝安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资料图片)
加强文物保护
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
文物是人类历史遗存中的瑰宝,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2020年,区文管办着力实施以博物馆建设为核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快宝安区博物馆建设,梳理博物馆基础资料,同时了完成《宝安区博物馆项目建议书》。此外,区文管办还召开宝安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主题论坛,通过论坛探索加快宝安区博物馆建设、打造宝安博物馆总分馆制体系的发展路径,加快博物馆总分馆体系建设。
2020年,区文管办充分发掘历史人文资源,对全区30处区保以上单位进行重新核定,对其历史人文资源进行进一步发掘、考证和完善,同时完善文物“四有”工作,对全区290处不可移动文物现有资料进行整理,并建立记录档案。此外,区文管办持续开展文物修缮工作。召开了20余次专家评审会,组织文物专家到乌石岩庙等文物现场进行勘察调研,并对文物修缮、抢险加固等工程方案进行评审,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与修缮的相关要求。
展示馆藏精品
打造活动品牌
去年,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协助区文管办成功举办了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宝安区系列活动。活动结合了国际博物馆协会“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的主旨,以“多元包容,协同发展”为主题,对宝安区博物馆系统馆藏文物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主题策展的形式,对宝安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进行一次全面展示,得到了领导和市民的一致好评。此外,区文管办着力打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品牌。围绕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按照“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亮点突出、观众参与”的原则,举办由宝安历代碑拓题跋展、宝安区文物古迹图片展、免费鉴定活动、宝安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候选)图片展暨手工技艺展示、线上云展览等五项活动组成的2020年宝安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宣传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加强文物巡查
强化文博信息化建设
重要文物是社会进步的历史见证,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文物的安全需要得到重视。2020年,区文管办聘请专业安全公司对宝安区范围内125处文博单位进行2020年夏季、冬季文物建筑安全大检查,通过专业安全公司的技术力量,提升了文物安全检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宝安区文博单位自查自改工作涉及全区10个街道254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4家博物馆,区文管办组织人员到各街道、各博物馆检查工作落实,加大文物安全隐患整改督察力度,提高基层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博信息化建设能够使文物梳理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去年,区文管办了启动宝安区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及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全景数字化展示建设工作,同时还委托第三方公司运用“互联网+”技术针对活动进行互联网云展览。为进一步提高宝安区文博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区文管办组织全区共50名文博业务骨干赴梅州市参加文物保护利用与博物馆管理专题培训。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