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短期行情而言,基金经理们谨慎者居多。近期海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不稳定因素,未来资管新规的落地也可能加速对风险资产重新定价,预期流动性会重回紧平衡。
种种迹象表明,3、4月份将成为基本面的重要检验期。在基金经理们看来,短期需要控制仓位,在不确定性归来的市场中,押注风格不如死守业绩。业内一位资深基金经理所言,如果对近10年各个行业做一个横向对比,涨幅最大的行业分别是家电、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食品饮料等。这几个领域几乎涵盖了A股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最能提升社会生产效率的科技行业,以及最能代表消费升级的大众消费品领域,而这些恰恰又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经济转型最明确的方向。因此,它们不仅是过去10年的代表性行业,也是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投资重点。
一、宏观面
1、多位专家17日在“浦山基金会第二届年会”上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市场深入发展及科技进步,经济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也积累了不少风险。监管创新应与业务创新同步发展。同时,要通过健全监管体制、深化改革解决目前面临的风险问题。
2、据悉,由投服中心承建的中国投资者网已开始内部运行,正式推出后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投教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
3、目前欣泰电气欺诈发行案二审判决还未出炉,曾担任欣泰电气中介机构的北京市东易律师事务所又因不服证监会270万的罚没款,将证监会诉至法院要求撤销行政处罚,这是全国首例涉及律师事务所在申请IPO过程中勤勉义务认定标准的案件。
4、从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日前接受《求是》杂志专访的内容来看,今年在稳定楼市方面除了继续坚持调控不放松、不动摇外,将更加侧重于住房基础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
5、与销售端的继续高歌猛进相比,今年前两个月的土地市场整体略显“低调”。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微降。此外,大部分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明显下行,前两个月热点城市土拍溢价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明显低于2015年至2017年平均30%的溢价率水平。
6、此刻,政策红利风口正吹向“独角兽”,不仅二级市场相关概念股频频异动,一级市场那些尚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更是成为资本追逐和投资者聚焦的目标。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3月1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尽管新经济意味着新机会,但不意味着所有新经济企业都能成功,投资者一定要注意新经济企业的风险。
二、中观面
1、今年以来,黑色产业链商品期货价格一波三折,波动幅度较大。文华财经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煤炭板块指数先扬后抑,1月中旬最低至193.88点,于春节后达到最高215.48点,最新收报于192.67点,累计下跌2.12%;建材板块指数横盘震荡后小幅冲高回落,3月1日达到阶段高点172.13点,最新收报于162.57点,累计下跌2.16%。
2、BATJ积极布局保险业,“保险科技”时代来临。自2012年至2017年底,保险科技行业发生的私募股权交易总金额超过113亿元,其中众安保险以超过57亿元占据半壁江山,其他未上市保险科技企业通过私募股权融资超过56亿元。
3、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A股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代表性并不全面,整体看,全球范围内的中国上市公司其实已进入牛市。数据显示,注册地在中国内地或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的公司共有874余家在海外上市,603家在中国香港上市,138家在美国上市。
4、2016年以来,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申请IPO数量逐步增多,部分企业出现了契约型私募基金、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三类股东”。为了避免IPO的不确定因素,部分在审企业对“三类股东”采取了主动清理的办法。“‘三类股东’问题不仅涉及IPO监管政策,还涉及新三板发展问题,证监会对‘三类股东’问题的处理非常慎重。
5、A股市场的生态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近期,多位接受采访的基金经理表示,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及主要对接“第三支柱”的养老目标基金启航, A股市场无论是资金端供给还是行情演绎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6、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沪深两市共有89家公司披露上周的机构调研记录,科技类上市公司成为机构近期关注重点。共有7家公司上周分别接待了30家以上机构组团调研,这些企业分处于国产芯片、锂电池、网络安全、网络游戏、智慧教育等领域。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