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会客厅|叶牛平:努力把揭阳打造成粤东新的发展极

读特特派记者 方慕冰/文 何龙/图
2018-03-18 09:14
摘要

他表示,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和体制机制创新,让深圳的服务输出和揭阳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真抓实干,努力把揭阳打造成为粤东新的发展极,促进揭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叶牛平做客深圳特区报全国两会融合报道访谈室。

17日,全国人大代表、揭阳市长叶牛平做客深圳特区报全国两会融合报道访谈室。他表示,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和体制机制创新,让深圳的服务输出和揭阳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真抓实干,努力把揭阳打造成为粤东新的发展极,促进揭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缩小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发展的差距

“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广东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对我们的期望和鞭策,”叶牛平说,如何缩小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发展的差距,依靠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推动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体制,也是他作为揭阳市长的重大责任。

“这几年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中,揭阳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中心城区的扩容提质三个方面进步很大,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不少成就”。叶牛平介绍,但揭阳目前整体上仍处于欠发达水平。如何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人才、技术、资源的聚合是揭阳必须首先破解的难题。

叶牛平表示,当前,揭阳明确了“一四四”工作思路。“一条主线”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补上”即补上经济发展的短板,补上生态保护的短板,补上营商环境发展的短板,补上民生事业发展的短板;“四个深入”即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开放战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项重点工作”。

“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和机制体制,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在新的历史阶段,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要加速揭阳的发展进程,缩小和珠三角的差距,在同一水平上实现人民的富裕”。叶牛平说。

在发展实体经济上下功夫

谈到今年的工作,叶牛平表示,要切实做好企业服务。把服务企业落地建设、增资扩产、增创效益、做强做大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倾听和掌握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发展要求,制定服务企业、促进发展工作方案,系统解决企业落地难、建设难、办证难、人才难、转型难等突出问题。

此外,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也十分重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设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做实做优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培育服务型科技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继续推动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谋划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大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人才驿站作用,强化产学研合作,落实奖补政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我们要依托侨乡优势,走出去、引进来,组织到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和港澳地区召开外出乡贤座谈会,做好乡贤返乡创业工作”,叶牛平说,要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实施更便利的投资贸易政策,积极发展“互联网+一般贸易”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外贸企业“十百千”提质增效计划,提升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水平。

政企合作搭建区域性发展平台

“规划建设揭阳滨海新区是揭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之一”,叶牛平介绍,省政府已制定和发布了《揭阳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目前,已通过政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方式,搭建区域性重大发展平台,引导产业和高端要素聚集。

根据总体规划,该区域将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搭建区域性重大发展平台,引进产业和高端要素聚集,加快推进汕潮揭城市群建设,实现粤东地区振兴发展。

“以企业主导开发,政府简政放权,强化营商服务为导向,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手段高效配置资源。”叶牛平说,“我们要积极推动管理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为支撑,责权利明晰的政企合作区域开发新方式”。

“深圳和揭阳有巨大的合作机会,深圳强大的研发能力、生产性输出能力与揭阳的比较优势及发展潜力可以相结合,让深圳服务输出和揭阳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创造新的供给方式,让揭阳为深圳提供更多的产品供给和需求,为深圳企业输出服务提供新的市场。在促进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揭阳的振兴。”叶牛平说。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特派记者 方慕冰/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