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做实家庭医生服务,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应对老龄化以及构建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息息相关。3月14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深圳市委会主委吴以环建议,加大力度完善家庭医生服务、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政策和标准规范,促进家庭医生服务健康发展,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我国的家庭医生服务起步较晚,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国家层面上没有统一明确的服务规范与行业标准,也缺乏相应的服务质量考核指标。这使得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内涵缺乏了解,认知度和获得感较低,与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关系尚不稳固。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吴以环建议,可以通过调研和总结深圳等10个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城市的改革实践,在全国层面制定家庭医生服务标准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兼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和提质之间的关系,在提高签约率的同时注重服务质量。
“要完善家庭医生服务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以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社区首诊率、双向转诊到位率、市民健康水平提高情况等为主的科学考评体系,提高家庭医生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吴以环说,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向居民提供在线健康管理、咨询交流、预约诊疗、诊疗报告反馈等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改善居民的就诊感受。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