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对东南亚和南亚的房地产投资达25亿美元,是2016年的四倍,创下历史次高(仅次于2013年的41亿美元)。新加坡为最青睐的投资目的地,吸引了21亿美元的投资额,占比高达84%。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投资额非别为2.46亿美元和1.69亿美元。
3月13日 ,房地产服务机构高力国际近日发布《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龙腾亚洲》的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在中国整体经济和人民币保持强劲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一带一路”宏伟计划将推动中国资本流向新兴的东南亚和南亚市场,面向中亚国家的大规模投资将紧随其后。“一带一路”投资主要为由国有集团主导的大型基建项目,此类项目应有助于带动所在经济走廊沿线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进一步强化现有投资机会。
数据显示,尽管中国政府实施严格的资本管控,但2017年中国在海外的房地产投资依然录得历史新高,较2016年增长8%。中国在亚洲的房地产投资同比攀升34%。
与2016年相比,2017年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对美国物业资产的投资额同比下降64%。而中国对亚洲物业资产的投资额同比上升34%,;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欧洲物业资产的投资飙升336%。这些变化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和人民币的强劲表现。
研究发现,2017年中国在亚洲的房地产投资主要集中在比较安全的“门户”市场,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香港(69亿美元)、日本(23亿美元)和新加坡(21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90%以上。而香港所吸引的内地房地产投资资金就占到总投资额的55%,部分原因在于对未开发土地的投资较大。
未开发地块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是主要的投资物业类型,尤其是计划建造公寓的房企。而写字楼和工业物业的占比也很大,2016年为73%,2017年降为50%。高品质存量物业的稀缺表明,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项目将普遍成为进入当地市场的最有效方式。
鉴于以上所述因素,高力国际预测2018年中国对亚洲其他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金额将下降10%。展望2019-2020年,高力国际认为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资产的需求开始发力,中国对亚洲其他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总额将保持增长。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