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必读 | 公募领衔“扫货”港股,南向资金今年净流入超1500亿港元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平综合整理
2021-01-19 07:46

1月18日,南向资金开启积极模式。当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229.7亿港元,首次突破200亿港元大关。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市场近期震荡加剧,相比较而言港股市场目前被低估,补涨潜力较大。

今年以来,被视为估值洼地的港股市场吸引着大量资金南下布局。据统计,截至1月18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已超过1500亿港元。

在这股南下“扫货”的资金中,公募基金是一支重要力量。根据5只创新未来基金最新披露的上市交易公告,5只基金的港股仓位全部超过20%,其中多只基金将腾讯控股作为第一重仓股。与此同时,近日正在发行或即将发行的多只权益基金均将港股纳入投资范围。

多家机构认为,大量新发基金急于寻找更具性价比优势的投资标的,而处于估值洼地,且受益于内地经济复苏、人民币升值、指数改革、中概股二次上市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港股,成为这些基金一致看好的投资方向。

上投摩根认为,港股目前估值仍有较强的吸引力。恒生指数自2020年3月20日创下年内低点以来持续走高,截至2020年12月31日,恒指累计上涨25%,市盈率也位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和德国DAX指数同期上涨50%以上,包括日本、巴西等市场的代表性股指PE几乎接近2011年以来高点。港股市场可谓当下全球的“估值洼地”。海富通大中华精选混合基金经理陶意非认为,目前港股是机会与风险并存,整体持谨慎偏乐观的态度。机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在内的新经济板块;二是银行、地产在内的估值比较低的中字头板块;三是新能源产业等。

19日重要财经新闻集锦:

1、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015986亿元,首次历史性突破100万亿元。未来经济发展重点是在大规模量的积累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并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2、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18日在第十四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坚持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3、刑法修正案(十一)(简称“修正案”)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正案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等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并强化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的刑事责任追究、压实保荐人等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职责等。

4、进入2021年,半导体能否延续“量价齐升”的态势?采访产业链多家公司获悉,在全球需求不断增长以及产业进一步向中国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全产业链产能紧俏,“国产替代”有望再度提速,产业景气度有望在2021年持续。

5、截至昨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2020年全年保费数据均已出炉,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49万亿元,同比增长3.6%。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上市险企整体增速有所放缓,同时出现分化。

6、据统计发现,宜宾纸业股价从1月6日截至1月18日期间累计涨幅高达134.59%,连续9个交易日收获涨停,报收19.33元。宜宾纸业股价涨幅惊人的背后是业绩预亏损。

7、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去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月度报告。去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0.76,比11月份提高0.21点。

8、从中小贸易商到比特币矿工,岁末年初的银行账户、支付宝账户冻结案例不断攀升,无论是对收款人还是付款人,反洗钱风险已必须受到重视。

编辑 周梦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平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