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现场|把每张照片都当作品牌来经营 ——访全国新闻摄影展银奖获得者许光明
2021-01-16 21:32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获奖篇名:可上九天揽月

作      者:许光明

类      型:新闻摄影

获奖单位:深圳特区报

奖项名称:1995年全国新闻摄影展银奖

               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广东省新闻摄影年赛一等奖

获奖年份:1995年

2020 年 11 月 8 日是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不过对《深圳特区报》摄影记者许光明而言,他的职业生涯比中国记者节的历史还长。1971 年,还是青春帅小伙的他满腔热情地投入新闻战线,在《南方日报》一干就是 10 年。功夫日渐娴熟之时,恰逢小平同志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他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从广州来到深圳筹办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成为深圳特区首批新闻工作者。在 40 年的职业生涯中,许光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要把自己拍的每一张照片当作品牌经营。”

积极报名支援深圳建设

如今,许光明已退休多年。但是他依然保持着摄影爱好,他说一年之中总会抽空和摄友们去拍些人物、风光。同时,他依然保留着多年来养成的职业习惯,每天看报纸、看杂志、看新闻联播……都说干一行,爱一行, 许光明对新闻事业情深似海,这一爱,就是一辈子,至退休也难以割舍。回首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他觉得尽管没有大风大浪、轰轰烈烈,但也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 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把工作干好。

许光明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家族根系都在广州。当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人人羡慕的“金饭碗”——

《南方日报》摄影记者。这份工作一干就是 10 年。“生活很稳定,各方面都不错。”许光明说。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改变了许光明的人生轨迹。1980 年 8 月 26 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5 次会议批准,在深圳市境内划出一部分地域设置为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面向全国招揽方方面面的人才,广州作为省会和邻城,“动员令”很快就来了。

“当时是广东省委宣传部动员省里的新闻队伍到深圳去支援特区建设。其实在动员会之前,我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因为有位同事的老公在省委组织部工作,知道深圳需要人。”许光明说,“我很心动。那时年轻,想要搏一搏,觉得深圳是新起点,是特区,机会更多。我太太是教师,她开始不同意。家里的亲朋好友也都不同意。他们觉得在广州安稳,到深圳一切要从零开始,那时深圳到处都是农田,基础条件与广州不可同日而语, 去后免不了要吃苦。但我还是想去,年轻有冲劲,于是就果断报名了。”

如今,坐在蛇口家中眺望深圳湾的海景,许光明偶尔感叹,“老广”闯深圳还是“来对了”。“《南方日报》的老同事来深圳小聚,也会感叹,说我当年的决定是正确的。”许光明回忆说,他是《南方日报》第一个报名支援深圳建设的。

“记者只要看到了,就必须去拍”

1981 年下半年,许光明就在广州《南方日报》报社报名来深圳支援建设,然后火速调入深圳。许光明说,“我来的时候,《深圳特区报》尚未创刊,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那会儿,我们在通心岭准备一些摄影器材。” 那真是一个红红火火的年代。追忆起这些“故事”,仿佛发生在昨天,不想转眼已经三四十年了。

彼时,深圳经济特区刚刚建立,一切都是百废待兴。“有一种使命感,镜头拍下的每一张照片都将成为历史资料。所以,没有不能发稿就不去的说法。当时,我们都没有讲到稿费,更没有发稿赚稿费的概念。只要有事情,就一定得去,这都是资料,不能漏。那会儿我们摄影记者也分了线,我负责经济类的事情比较多,深圳大基建的年代几乎每天都在破土动工,热火朝天地挖地盖楼,几乎每一天我都背着相机出门拍, 这是做记者的责任。”

那段时光有苦也有乐。许光明回忆说,《深圳特区报》创刊没多久,报社为了方便记者采访报道,还特别配备了摩托车。“我骑的是一台 400cc 的,那会儿深圳交警的摩托车排量还没我的大,骑着摩托车上街采访报道很威风。”许光明回忆说,从他 1981 年来到深圳起,深圳每一天都在变化,“上世纪 80 年代,最开始发展起来的就是罗湖。从罗湖火车站一点点地起步,当时最像样的地方就是人民路那里,其余都是大工地,到处都是脚手架,一下雨到处是黄泥水,晴天就尘土飞扬。当时的任务就是,记者只要看到了,就必须去拍,没有这不是我的线我就不去这样的说法。”

2020 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各种庆祝活动如期而至,其中不乏反映特区变化的摄影展, 这些摄影展里就有许光明的作品。

思考多一点跑动勤一点

职业生涯几十年,许光明都记不清自己按了多少次快门、拍摄过多少张照片。在这无数作品中有一些让他至今仍念念不忘。获得多个新闻大奖的、记录深圳地王大厦封顶的照片——《可上九天揽月》便是其中之一。

1995 年 6 月 3 日地王大厦封顶,许光明回忆说,“当天去了很多媒体记者,大家都在拍新闻发布会,拍领导讲话场面的照片。等到安装避雷针(塔杆)时大部分记者都走了,没有人发现安装避雷针这个节点才意味着地王大厦真正封顶。”许光明解释说,也是平时工作做得细,“施工单位特别提醒我,叫我不要走。平时跟他们联系多,有新闻线索自然就想到了我。”

地王大厦位于罗湖区,是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重点工程,是深圳继国贸大厦、发展中心大厦之后,耸立起来的一座重要标志性建筑。大厦高 69 层,总高度383.95 米,是当年亚洲第一高楼。2017 年 9 月 9 日, 深圳地王大厦被列为深圳首批历史建筑,2018 年 11 月24 日,深圳地王大厦入选中国第三批“20 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双塔杆是地王大厦的标识,每根塔杆长 85.6 米,重达百吨。当年许光明为了拍摄,冒着生命危险爬上距离地面 380 米的一个塔杆顶端,拍摄另外一个塔杆吊装施工,获得这幅佳作。该作品获得“1995 年中国新闻奖银奖”。

回忆当年拍摄的细节,许光明说,每每想起,手心都会不由自主地冒汗。“要从俯视的角度拍,就必须站在比正在安装的塔杆更高的位置。我先是坐吊机上了平台,然后还要往上爬 100 多米。我有一点恐高,心里也是有压力的。只记得爬完最后 100 米的楼梯, 手上全是润滑油。第二重压力是,安装塔杆的吊机在不停地晃,风吹铁架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需要集中精力、排除干扰。三个工人在塔杆上聚精会神地干活,突然一个工人抬起头,仰面与头顶的吊机呼应, 咔嚓一下,我按下了快门。工人的精神状态、城市的背景、地王大厦的框架……一下子全有了。我给这张照片取名《可上九天揽月》,来表现深圳建设者那种无畏的精神。”

做记者就要擦亮“发现的眼睛”

“我这 30 年,一门心思扑在新闻摄影上,就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许光明说。回顾记者生涯, 他说记者一定要积极主动找线索。“尽量做到拍好每一张照片,让见报的每一张照片,尽量能够趋近完美无瑕。见报照片代表了个人拍摄水准,一定要认真对待、认真做好。”许光明说,“从事新闻报道,除了政务报道, 其他的线索得靠自己去找。怎么找选题?我当记者时, 经济新闻线索不多,我就自己想方设法,让手上掌握的新闻线索丰富起来。记者手上没有题材怎么干?每天晚上,我一定看新闻联播、深圳电视台的新闻以及兄弟单位的报纸,怎么也能挑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此外还要多思考、多摸索。”

许光明一再强调找选题是记者的第一任务。他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一定要浏览政府部门的网站,多看, 总能从中发现一些线索。还有就是多跟通讯员沟通。通讯员工作在基层,他们能帮助记者找寻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多年以来,许光明一直就是这么干的,所以他的新闻题材源源不断。“对于摄影记者而言,要把自己的每一张照片作为品牌来经营。”许光明说。

1995 年6 月,地王大厦封顶,许光明登上楼顶塔杆, 拍摄出获奖作品《可上九天揽月》。(原载于《深圳特区报》1995 年 6 月 4 日)

专家评点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辜晓进 :


许光明和深圳特区报多位脚踏实地的摄影记者一样,一向低调。他其实是个老资格,在广东第一大报《南方日报》干了10年摄影记者后支援深圳特区,又从《深圳特区报》创刊开始一直干到退休。他不声不响笑眯眯的,却总能拿出让编辑眼前一亮的图片,这些图片大都来自特区建设第一线或社会生活最底层。


印象中,许光明的照片题材比较杂,但有个共同特点,即主要不是来自会场、领导活动、奠基开业等“光鲜”场合,却都很贴近生活。换言之,他是“属鸡的”,自己找食吃。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看到了,就必须去拍。不管显眼的还是不显眼的,不管能否见报”。我当编辑时,要为某个社会新闻找配图照片,光明是我首先想到的摄影记者之一。就像他的那幅代表作,深圳上世纪 90 年代最高楼地王大厦封顶的照片,新闻发布会开完,记者们都走了,他留下了。他比所有人都多爬100米高摇摇晃晃的楼梯,按下快门,成就了《可上九天揽月》之杰作。去年深圳几位摄影高手各出了一本《深圳私人视觉史》,独缺许光明。辗转问及,据称因多次搬家,胶片受潮损坏。殊为可惜!


编辑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