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广东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一如既往地“吸睛”,一如既往地热烈。离会议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前排的媒体区已全部坐满。来得晚的记者只好席地而坐。境内外120多家媒体的近300名记者架起“长枪短炮”,聚焦广东改革发展。
两个多小时的发言中,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等成为高频热词。代表们畅所欲言,不避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让记者们感到很“有料”。
在更高层次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全文共有53处提到创新,都是满满的“科技干货”。
他说,过去5年,广东坚持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依靠创新驱动率先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也存在短板和弱项,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对标国际科技前沿还存在较大差距,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不足等等。
如何补齐创新短板?王瑞军建议要从国家层面支持广东建设“一个科技中心、一个科学中心和一个国家实验室”。一是在国务院层面批复或授权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支持粤港澳强强联合,共建共享,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同时,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创新中心,立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重点研究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把大湾区建设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发展高地。
二是支持广东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在量子技术、新一代网络与通信、新一代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方面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
三是在广东布局国家实验室,集聚大湾区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全面优化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布局。
可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开展政策先行先试
王瑞军还建议支持广东围绕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开展政策先行先试。
这些先行先试政策具体包括——在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开展跨境统筹和突破,实现“优治理、钱过境、税平衡、人往来”;在承接国家重大任务方面,建立与科技部等国家部委联合资助机制,共同开展国家重大专项、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任务;在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和开展高水平科研合作方面,简化创新人才出入境手续,允许为粤港澳三地的科研人员办理多次入境有效的访问签证,为外籍高层次人才签发5年内多次出入境有效签证,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和落地服务等等。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同样关注创新驱动。他说,广州市将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新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IAB)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NEM)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端中介服务业发展。同时,与周边城市协同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努力形成一批领跑并跑的原始创新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到境外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中心主任李金波认为,制造业供给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因此,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技术创新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李金波以美的发展为例,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战略基础,2017年企业研发投入达到80亿元,相比2016年增加20亿元,推动了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
李金波说,营造一个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环境十分重要。一方面,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坚持产学研结合;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给企业创新坚实的“后盾”。
加大对中西部扶贫地区航空扶持力度
“扎西德勒!”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省第八批援藏副领队黄细花在发言时用藏语和大家打招呼。她在广东省重点援藏项目林芝市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已经两年了。
黄细花说,广东省从1995年起,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市。20多年来持续从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方面支援林芝,先后选派8批379名援藏干部进藏工作,累计实施援藏项目1015个,促进了西藏的发展。鲁朗小镇是全国对口支援西藏最大的旅游项目,其建设和运营的经验表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将有力助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设立和拨付专项资金,通过支持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西藏林芝很美,可是一方面航班太少,一方面票价也太贵了,限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黄细花建议加大对中西部扶贫地区航空扶持力度,适当给予燃油补贴,增加扶贫地区机场与国内各大城市航线、航班,提升扶贫地区旅客流量。
见习编辑 黄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