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分“三步走”,全面建成教育现代化强市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21-01-14 16:30

记者从东莞市政府新闻办、东莞市教育局1月14日联合召开的东莞市推进品质教育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东莞市将分“三步走”,实现教育2035年远景目标:第一步是“十四五”时期,打造品质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二步是至2030年,基本建成教育现代化强市,第三步是至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现代化强市。其中十四五时期,将努力打造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范例、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高地、智慧教育治理的新标杆、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品牌、增进民生福祉的新窗口。

2025年底普通高中公办学位增加到约11万个

据介绍,东莞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推进品质教育建设大会,明确将“打造品质教育”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战略,全面提升东莞市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十四五”时期将确保实现“五个翻一番”。

一是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增量翻一番。即“十四五”期间义务教育阶段新增的公办学位,将比“十三五”期间新增的翻一番。“十三五”期间义务教育阶段新增的公办学位约12.5万个,预测“十四五”将新增约25.1万个。

二是普通高中公办学位供给总量翻一番。即“十四五”期末的普通高中公办学位供给的总量,比“十三五”期末翻一番。2020年底,普通高中公办学位为5.5万个,预测到2025年底将为约11万个。

三是教育经费总投入翻一番。即“十四五”期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将比“十三五”期间翻一番。2020年教育经费投入还没有最后核算,初步测算未来五年,东莞市将加大公办学校建设力度、加大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十四五”期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将比“十三五”期间翻一番。

四是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增量翻一番。即“十四五”期间新增的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量,将比“十三五”期间新增的翻一番。“十三五”期间新增的公办专任教师数量接近1万名,预测“十四五”期间将新增超过2万名公办专任教师。

五是高级职称教师增量翻一番。即“十四五”期间新增的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将比“十三五”期间新增的翻一番。“十三五”期间新增的高级职称教师750名左右,预测“十四五”期间新增将超过1700名。

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品牌学校建设,今年新增品牌学校 40 所


2021年,东莞市教育系统将围绕扩容、提质、强师、服务、治理、改革六个方面下功夫,推动打造品质教育起好步、开好局。

一是扩容。持续推进千日攻坚行动,完善学位动态调整机制,编制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优化学校布局,落实公办学位供给与商住用地出让联动机制,完善高中教育用地保障,加快学校建设,探索建立建设质量监测员制度,确保“扩一所优一所”。2021年将推动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 45 所、新增学位4.68 万个,公办幼儿园 18 所、新增学位 7000 个,确保各学段学位供需平衡。

二是提质。围绕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品牌学校建设,新增品牌学校 40 所。推进劳动教育,加快课程体系、教师培养、实践基地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创新劳动教育东莞模式。打造品质课堂,培育首批品质课堂示范镇街、示范学校、精品示范课。启动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双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规范各类幼儿园办学行为。启动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试点,推动民办教育规范优质发展。

三是强师。以莞邑良师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最美教师评选,优化荣誉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探索年内集中招聘引进 100 名高层次短缺人才。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学校干部选任和教师职称评聘机制,规范编外教师管理。实施教育领军人才、教育家型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保障教师待遇,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四是服务。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大力建设特色专业群、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提高“双师型”教师占比,拓宽中职高职衔接渠道。莞易学平台年内新增 500 门技能课程、引导不少于50 万人参加培训。推进湾区大学、港城大(东莞)建设,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推进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年内实现公办小学提供校内下午课后服务基本全覆盖。加强青少年防近视工作,年内更新改造10000 间教室灯光照明。

五是治理。全面落实依法治教,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切实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加强进校活动清单管理。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建成一个教育大数据中心,服务智慧校园、智慧教学、智慧治理三大场景,提升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风险防范、矛盾调解、应急处突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校园疫情防控、安全保卫、校车运行、食品卫生等管理体系,保障师生安全。

六是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创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普通高中增值评价、“五育”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项目。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创新公办学位供给机制,创新民办教育规范提质路径,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培育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创新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积极创建广东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编辑 刘桂瑶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