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保险业积极服务民生,打造社保体系重要支柱

读特记者 张程
2018-02-28 15:44
摘要

深圳作为国内保险“重镇”,不仅各大商业保险公司在服务民生方面正苦练“功夫”,今年有望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等政策层面迎来政策利好。

大力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并使其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对完善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服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深圳作为国内保险“重镇”,不仅各大商业保险公司在服务民生方面正苦练“功夫”,今年有望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等政策层面迎来政策利好。

商业保险发力民生领域

针对深圳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迹象,我市保险行业正积极“对症下药”。记者日前获悉,我市宝安区60—69岁间的户籍老人迎来了一份保险“福利”,由太平财险深圳分公司为这批人群提供的意外伤害及意外医疗保险服务项目已正式起保生效,将为老年人意外发生时最容易造成的骨折和关节脱位给予补偿性赔付。

据了解,此次保险项目由太平财险与宝安区民政局联合推动,该区约有22000名符合条件的老人参与了该保障项目,每位老人最高可获得累计约14万元的保险保障。太平财险深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老年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高于其他年龄群体,此次保险服务的推广旨在进一步完善老年福利保障体系,推进实现全区户籍老人意外伤害及意外医疗保险全覆盖,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针对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特点,中国人寿深圳分公司则于去年正式成为深圳市医保异地就医保险服务供应商之一。据悉,深圳国寿将开放10个试点城市的服务网点,为深圳市参保状态正常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发生的合理合规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等提供报销材料收取、电子资料传输、就诊真实性核查、档案运送等代办业务。深圳国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止去年12月底,该公司已完成了162宗异地就医案件真实性核查,涉及金额约1600万元。

此外,商业保险与实体医疗如何有效结合?这一议题也在深圳有了创新探索。近日,总部位于深圳的招商仁和人寿与云杉医疗达成正式合作,将共同探索建立政府、市场、个人共同分担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以扩大患者的医疗保障范围。“通过创立新的社区医疗模式,可以满足人们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方面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招商仁和人寿总经理彭伟说。

争取新政策在深试点

来自深圳保监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保险市场保费收入累计破千亿,达到1029.75亿元,同比增长了23.41%,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

在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深圳保险业同样数据亮眼。其中,健康险去年累计新增承保6576万人次,累计新增保额3.35万亿元;大病保险累计承保624万人,累计理赔1.53万人次,累计赔付金额7764万元。此外,深圳保险业积极开展专为老年人、残疾人设计的普惠保险,累计为超过2万名老年人、残疾人提供超过100亿元的意外风险保障。

“深圳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为保险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圳保监局局长张辉烨在近日举行的深圳保险业高管培训会议上指出,2018年深圳保险业将坚持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

此外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深圳今年有望推动出台《关于加快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深圳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并将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运行机制,扩大大病保险覆盖面,还将借助深圳医改“东风”,推动建立符合深圳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将大力推广个人税优健康保险,积极争取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在深圳试点。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