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厚街4人飞越北欧三国追踪极光,最终得偿所愿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朱贝伦
2018-02-23 18:10
摘要

曾迷过路、掉过沟,耗费7天苦苦追求而不得,正当苦闷不已、眼看就要放弃,突然,天幕打开,极光照耀,如梦如幻......近日,东莞市厚街镇4名高中教师到北欧3国追踪北极光,经历种种波折,最终得偿所愿。

4人组与挪威“活雷锋”(本文图片由受访者黎津生提供

曾迷过路、掉过沟,耗费7天苦苦追求而不得,正当苦闷不已、眼看就要放弃,突然,天幕打开,极光照耀,如梦如幻......近日,东莞市厚街镇4名高中教师到北欧3国追踪北极光,经历种种波折,最终得偿所愿。

说走就走

飞越北欧追寻神秘极光

黎津生,数学老师;桂海青,英语教师;郑黉,语文老师;刘丽芳,历史老师,就是这么一个组合,在今年1月上旬突发奇想——去北欧看极光!说干就干,签证、订机票、做攻略......1月31日,4人组满怀期盼,飞向了北欧芬兰。

说到这里,极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让他们如此“冲动”说走就走?物理老师的解释是,极光由地球磁层和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

实际上,据说这玩意变幻莫测,能否看到,全凭运气,要在对的地方,遇到对的天气,要天气晴朗,乌云不能出来捣乱,还不能受光污染干扰,月亮不能太亮……为此,4人组参考了各种各样的攻略,定下了9个观测点,分别位于芬兰、挪威、瑞典3国。

掉进沟里

苦追7天一无所获

兴冲冲的4人首站来到芬兰赫尔辛基——洛瓦涅米,即传说中的圣诞老人的故乡。那里纯净的雪景让他们颇觉兴奋,但接下来追踪极光,却出师不利。

“我们在芬兰定了3个观测点,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看到极光。”作为4人组中的老大哥黎津生,对这次极光之旅满怀热忱。“第一个观测点,是因为下了很大的雪。第二个,月亮太亮了。第三个,从晚上8点蹲到12点,一无所获。”他说。

扑了个空的4人,只得飞向挪威,在这里,他们同样定了3个观测点,计划用3天时间蹲点。结果,第1-2天,挪威就天公不作美,第3天,“跑到山上守了近2小时,没守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期间,由于自驾游导航出错,他们曾被引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半山腰上,齐齐吓出一身冷汗。车子还曾在野外陷入雪沟,这在人烟稀少、人生地不熟的挪威,想叫拖车都找不着门路。幸运的是,开车路过的挪威人主动停下来,一起帮忙推车。“还是推不动,这个挪威人就陪我们一直等,最后是一名单身女司机叫来一辆拖拉机,才把我们的车子拉出沟。”回忆起这段经历,黎津生笑称,“挪威也有很多活雷锋。”

至此,7天时间已过去,4人组连极光的影子都没捕捉到。“追了几天极光没追到,郁闷,大概修行不够,今晚有点心灰意冷了。”犹如寒冬被泼了一盆冷水,黎津生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

天幕突开

极光却超出他们的想象

接着,按照原计划,他们收拾行李,扑向此行的第三个国家的观测点——瑞典阿比斯库。“当时瑞典风雪交加,天气很恶劣,我们基本不抱什么希望了。”黎津生说。岂料,惊喜突然来袭。

“当时我们遇到一个来自台湾的极光团,他们告诉我们预计晚上9点左右会有极光。”黎津生说,于是,9日晚上,他们4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跑到半山腰的一个观测点上,从晚上8点开始蹲点,到9:30左右,天空云朵突然打开,极光降临,持续了约半小时,4人激动不已。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拍到极光!”黎津生说,来之前他们根据网上的照片,以为极光都是绿色、红色、紫色(根据极光产生的条件、强度不同,色彩绚丽多姿)的,没想到用肉眼看却是白色的!“像飘忽不定的云朵,又像用探照灯打出的白光!”他说,但又明显不同,“极光有烟花下坠的绚丽,又好像一滴墨水滴进水里、晕开,让人仿佛置身仙境,如梦如幻。肉眼看到时白色的,相机拍出来却是绿色的!”提起极光,这位数学老师立马变得诗情画意。

终于一睹极光真面目,黎津生和另外3名老师喜出望外,第二天天气非常好,晚上他们又继续到山上蹲点,想不到,这次乌云却迅速集聚,很快漫天黑云,他们只得败兴而归,但回到旅馆又不死心,跑到附近的湖边碰运气,没想到迎来了大惊喜。

“这次的极光更强!”黎津生兴奋地说,第二次拍到的极光,终于让他心满意足,当时他选择最大光圈、ISO800,持续曝光约30秒,当时瑞典气温在零下20度左右,人只要在户外站三五分钟,双脚就会又痛又麻,而拍照要摘掉手套,约30秒双手就会变僵。“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希望以后每年都出去看看。”黎津生笑着说。

2月13月,历时近半个月追寻极光,他们踏上归途,与家人团圆过节。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朱贝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