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明清古村处处张灯结彩,红灯笼、卡通传统人物形象、传统美食,以及传统大拜年、经典舞狮、媒婆喜相逢等剧目表演,无一不透出浓浓的年气味。村民们依然用最传统、最热烈的迎新年方式,在欢度春节。
大年初二,伴随着喜庆的炮竹声和响亮的锣鼓声,南社明清古村落迎来了“开门红”。
2月18日,大年初三,记者来到南社古村落,行走在古村里,能看到文武财神与游客喜庆互动。不少市民游客在南社讨“利是”、接福果,喜庆欢乐过新年。
在孝德广场,阵阵铿锵喜庆的锣鼓声响震云霄,由多位少年和中年师傅组成的舞狮队,正在为村民及游客们表演舞狮功夫,添身、打滚、采青、吐瑞,精神抖擞的狮子不时变化出各种可爱的姿势向现场观众拜年,祝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戏台下舞狮献瑞,南社古戏台上粤曲、舞蹈、乐器表演让观众目不暇接。
细心的游客还可以发现,在池塘边,有村民在现场制作传统小吃蒲米。有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老婆婆还端着刚做出来的蒲米,沿街免费送游客品尝,又给整个南社增添了一丝传统的风味。
记者获悉,精彩贺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晚,还有千人庆灯晚宴及粤曲专场。届时,在南社古民居,100多桌“结灯”宴席将沿着池塘一字排开,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及谢氏宗亲等1000余人将欢聚一起,看表演,尝佳肴,叙乡情。
据了解,南社古村的庆灯晚宴寓意着敬老爱老,“开灯”亦称“点灯”、“添灯”,是一种民间传统习俗,主要是在春节期间,村里为本族在上一年出生的男孩子进行的一项宗族活动仪式,也是东莞地区常见的一种人生礼俗。“开灯”的时间一般是年初一至年初十,而“结灯”则在正月十五元宵节。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