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 在深圳一家物流企业打工的李茂健早早地来到贵州省习水县驻深圳流动党支部。今年29岁的他在去年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只要有空余时间,他都会选择来到党支部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小伙子很实诚地告诉记者:“自己要多参加党组织活动,多做义工,积极向党靠拢。”
“我们党支部现在很受欢迎,现有习水籍流动党员11名,还有不少习水在深务工人员积极申请向组织靠拢,李茂健就是其中之一。”党支部副书记唐琪介绍,习水县在深务工人员有2万多人,其中还有不少党员。为了让外出务工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转岗不转向,2015年,党支部正式成立,让在深流动党员出门在外也能找到组织,真正把党旗的光辉映照在每一名党员的心坎上。
在外务工,想到的困难和想不到的困难都很多。如何发挥党支部的作用、提升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走群众路线,为党员群众做好服务,切实解决党员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唐琪说,近年来,党支部搭建了 贵州省习水县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深圳法律援助工作站、贵州省习水县驻深圳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代办点和 贵州省习水县驻深圳招商创业联络处三大服务平台, 尽可能帮务工党员群众找工作,帮创业党员群众找项目、找资金,为困难党员群众提供帮助,千方百计为在深务工党员群众排忧解难。
“你们就是我们这些农民工的娘家人”,当死者穆俊伦的姐姐穆俊梅拿到共计100余万元的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补偿金时,含泪表达了对党支部的感激之情。在深务工的来自习水县寨坝镇的穆俊伦2015年9月29日上午下班回家的途中,被一辆小型普通客车撞倒,并于2015年11月9日因伤势严重不治身亡。党支部在得知该情况后,以公共法律服务的形式主动、无偿参与调解,经过四个多月的忙碌,终于为穆俊伦的亲属争取到了应得的赔偿。
在深习水县流动党员举行交流会
穆俊伦维权案只是党支部众多维权案例之一, 至今,党支部已经为习水县在深务工的党员群众办理各类维权案件130多宗,争取各项赔偿金共计1400多万元。而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利的同时,党支部也化解了不少的纠纷,这些年来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7%,基本做到了纠纷不出企业、不出社区。
看到1.4万多元医疗报销款打入账户的短信,在深务工的老党员赵久乾非常开心。2016年赵久乾在深圳横岗医院做了肾结石手术。要是放以前,他需要将票据等资料寄回习水县,让亲属从官店镇坐车2个多小时到习水县城办理医疗费报销。 “好在有党支部提供的医疗报销服务。”赵久乾在深圳就轻轻松松地顺利报销了医疗费用。
“在深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找党支部。”李茂健感慨地说,父亲去年年底因摔倒而导致半身瘫痪,医药费花了12万多元,一家人的经济和精神压力都很大,“党支部一直给我们很大的支持和温暖,有‘家’的感觉真好,我希望自己今年能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贵州省习水县驻深圳流动党支部是最基层的党组织,唐琪认为,党支部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双向共管”的党建机制。
所谓“双向共管”是指党员户籍所在地和流入地两地党委政府共同管理、共同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我们习水县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党工委就签订了双向共管协议,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组织共建等方面展开协作,使得党支部的各项党建工作都获得了两地党委政府有力的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唐琪说,也正是在这样的支持中,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和务工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日益显现。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