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深圳营商环境改革放大招

读特记者 肖意
2018-02-10 23:55
摘要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新春伊始,《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印发。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新春伊始,《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印发。

这是我市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去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

《若干措施》对标新加坡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为参照,并充分学习借鉴北京、上海、香港的好经验好做法,从贸易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政务环境、绿色发展环境和法治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20大改革举措、126个政策点,着力率先营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抓紧抓好抓落实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若干措施》政策制定。市委书记王伟中强调,营商环境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深圳等城市的重大改革任务,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抓紧抓好。王伟中书记多次部署文件起草工作,深入基层、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对用地难、降成本、产权保护等企业关切的重点问题,召开现场协调会;多次专题研究营商环境改革思路和相关政策措施。市长陈如桂对每一项政策举措的针对性、可行性多次组织认真研究。起草组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系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在多次听取意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此份改革文件。

改革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含金量和获得感

《若干措施》结合深圳实际,以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最突出、表现最现实、社会最关切的问题为突破口,着力突出含金量和获得感,着力在创新上求突破,努力做一些国家需要地方去闯去试的事项。

在营造更加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方面,从打造国际一流投资环境、突出深港金融合作、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改革、推进通关监管改革4个方面,提出了30个政策点。比如针对进一步提高货物通关效率问题,全面推广报关报检“并联”等通关改革举措,实现企业“一点报关/报检,全域验放”。争取压缩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1/3 以上。

在营造综合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方面,从优化产业空间资源配置、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提供更全面的创新支持等5个方面,提出了35个政策点。比如针对企业反映的用地难、成本高的问题,提出经批准利用已建成工业园区内剩余用地增加自用生产性工业厂房及相应辅助设施的,不计收地价。

在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方面,从实施更优惠的人才住房政策、为海外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外籍人才签证和工作便利度3个方面提出了16个政策点。比如针对人才反映强烈的住房问题,提出探索实行人才住房先租后买、以租抵购等4项举措。

在营造更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方面,从推进更深层次政务服务管理改革、打造信用建设示范城市两个方面,提出了7个政策点。比如针对行政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的问题,提出以“信息技术+制度创新”为基础,对企业开办、施工许可、税费缴纳、用电报装、不动产登记、水气供应等6类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在营造更美丽更宜居的绿色发展环境方面,从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品质两个方面,提出了19个政策点。比如针对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日益强烈的问题,提出探索建立环保法庭,制定自然岸线控制和海洋生态红线管理规定,打造“世界著名花城”。

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方面,从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高地、建立更加规范的涉企执法制度3个方面,提出了19个政策点。比如针对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现象,提出制定知识产权特区法规,率先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等措施。

明确部门任务分工,全年狠抓落实

据了解,《若干措施》确定的改革任务已全部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并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完成时间、主体责任和责任领导。今年我市将重点推进自贸区改革试点、通关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筑工程审批制度改革、保障产业空间、降低企业成本、依法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创新人才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营商环境改革工作,努力打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发展环境。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肖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