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送我的口琴仍可吹奏” 潮州亲朋深切缅怀饶宗颐

读特记者 吴绪山 文/图
2018-02-09 18:07
摘要

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的出生地及儿时发奋读书的故居在广东潮州,如今,斯人已去,故乡亲朋洒泪相别。

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的出生地及儿时发奋读书的故居在广东潮州,如今,斯人已去,故乡亲朋洒泪相别。9日上午,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在翰墨林大厅举行了一场庄严肃穆的悼念活动,饶公在潮的亲属、旧友以及社会各界代表近百人到场,在清净低徊的佛乐声中,大家向饶宗颐铜像敬献鲜花并深深鞠躬,以表达无尽的哀思。

九旬胞弟讲述兄弟深情

在悼念的人群中,一位年近九旬的老者神情悲痛,眼噙泪水。经记者了解,他是饶宗颐教授的同胞四弟饶宗亮,长年在潮州工作生活。饶宗亮是在其子饶春杰和其他亲属的搀扶下,到场参加悼念活动的。饶春杰告诉记者说:“听到大伯过世的消息后,我们都感到非常突然,也非常悲痛。一开始我们还不太敢跟父亲讲,怕他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饶宗亮在悼念活动上,回忆起与大哥以往相处的日子,神情悲伤。

追悼活动结束后,饶宗亮接受记者的采访,回忆了自己与大哥的手足之情。由于兄弟俩的年龄差距超过十岁,饶宗亮对哥哥早年的生活其实也没有太多清晰的印象了,但哥哥年轻时送给他的一把口琴,却一直被他视为珍宝。原来,饶宗颐当年编撰地方志时,曾在汕头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期间,饶宗亮跑到汕头与哥哥同住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也是饶宗亮有记忆以来兄弟俩相处最久的一次了。“那时候,大哥非常忙,都顾不上我,后来就买了一个日本进口的口琴送给我。”饶宗亮向记者讲述起与哥哥饶宗颐相处的这段时光时,话开始多了起来。饶宗亮说,那把口琴的质量非常好,当时的价格也很昂贵,他一直都非常小心地保管着,隔三差五就要拿出来擦一擦。直到现在,这个口琴还保存得十分完好,仍可吹奏,外观也擦得十分锃亮。

饶宗亮与大哥饶宗颐此前相聚时的合影。

“上一次与大哥见面,还是2015年他百岁大寿的时候,我给他画了一幅《八仙祝寿图》,去香港跟他团聚,给他贺寿。当时他的精神状态还非常好,本打算今年再去香港跟他团聚的,没想到却已不可能了。”说到这里,饶宗亮十分伤感。

儿时故居今年9月对外开放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此次举行悼念活动的饶宗颐学术馆的所在地,原本是饶宗颐家的一处榨油坊。1995年,潮州市党政部门、海内外潮籍乡亲协力在此旧址上修建饶宗颐学术馆。2006年12月,恰逢饶宗颐先生九十寿辰,经过扩建后的新馆落成,取名颐园。

悼念活动现场,人们向饶公深深鞠躬。

而在距饶宗颐学术馆约200米处,有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取名为“莼园”,主人原为饶宗颐父亲饶锷先生,后转让与旅泰文化侨领黄景云先生,更名“淞庐”,现为黄氏所有。园内一栋3层建筑,便是饶宗颐儿时发奋读书的场所天啸楼。饶宗颐从幼年起就朝夕浸泡在藏书丰富的天啸楼,博览群书,这为其后来成为一代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饶宗亮回忆说:“天啸楼藏书十万卷,里面的书籍都不一般,是父亲四处搜罗来的珍贵古籍,大哥喜欢在那里看书,这也促成了大哥在学问上的成就。”

记者从潮州市湘桥区获悉,莼园目前正在修缮,主体建筑的修缮已基本完成,将于今年9月对外开放,届时将成为人们瞻仰大师、缅怀饶公的场所。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吴绪山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