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跑到这个镇上买鸡?深圳帮扶河源成绩让人忍不住点赞

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程学勇 薛明地 文/图
2018-02-09 10:25
摘要

春节临近,位于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上的阿凡提合作社门店的双坑鸡供不应求,很多人专程从深圳河源来这里买鸡;在河源市区,万绿印象茶叶合作社里,河源自产的各式绿茶、红茶,也都这般俏销……

春节临近,位于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上的阿凡提合作社门店的双坑鸡供不应求,很多人专程从深圳来这里买鸡;在河源市区,万绿印象茶叶合作社里,河源自产的各式绿茶、红茶,也都这般俏销……

不论双坑鸡,还是河源茶,都是深圳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的战果。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精准帮扶组组长彭嫦媚告诉记者,新一轮的精准扶贫,深圳集全力之力帮扶河源214个相对贫困村,强调的就是精准——“小水滴灌”。如今,214个贫困村中,有65个村把茶叶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直接带动7450多户贫困户,其余的村,也大多通过种养,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致富之路。

特色养殖 稳定增收

“助力精准扶贫,贡献媒体力量。”深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媒体记者一行日前来到了深圳广电集团对口帮扶的双坑村。

双坑村是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由深圳广电集团帮扶,全村275户1584人,其中贫困户共21户69人。农民收入主要以养殖山地鸡胡须鸡、种植荔枝、龙眼、水稻等经济作物及在村内眼镜厂务工等。

尤其养鸡是双坑村的传统产业,但是去年二季度以来,双坑村的鸡却严重滞销。通过帮扶单位搭桥牵线,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新闻频道、深圳卫视公共频道、河源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二套及相关网络媒体纷纷报道,不到20天,全村滞销的10万只鸡就销售一空。更加可喜的是,借助媒体力量,双坑村把危机变成了商机——去年国庆前夕,“双坑土鸡办公室”在古竹镇街头隆重亮相。几个月全村养鸡的利润约600万元。驻村工作队也及时给贫困户购买发放每户100只大鸡苗,此项每户增加收入8000元以上。

品牌打出来了,村民张海华就养了一万多只鸡,仅去年下半年就赚了20多万元。身为双坑养鸡协会会长,张海华告诉记者,去年双坑村就卖了30多万只鸡,同时还带动周边的村养鸡,仅阿凡提合作社一家就售出鸡70余万只。 

隔壁的雅色村,深圳报业集团扶贫工作队也是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发放鸡苗,还有针对性地,给有养鸽技能的钟仿明发放乳鸽种苗120对,与擅长养牛的农户钟进坤合作,入股10万元的养牛款,每年以固定分红的形式帮扶贫困户,这灵活多样的帮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据统计,在雅色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仅特色养殖这一项,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

对口帮扶打出河源茶品牌

与养鸡相比,河源人种茶则闹出更大的动静。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214个贫困村中,有65个村把茶叶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直接带动7450多户贫困户,以至于河源茶声名誉起,据统计,2017年河源茶叶种植面积8.5万亩,全省排名第三,茶叶产量近6000吨,全省排名第五。

作为对口帮扶的产业项目之一,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投入235万元为东源县上莞镇新民村承包了82亩仙湖茶园,成立了东源县深国际仙湖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2017年共产茶1600斤,预计2018年将达到2500斤。2017年9月,已对全村41户共129名贫困人口分红2340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人2000元,低保户每人1000元。如今,仙湖茶山是全国名优绿茶产地之一,被评为“广东省名优茶示范基地”和“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在紫金县南岭镇东溪村开发“幸福茶园”扶贫项目,分两期共200亩,开发预算150万元。预计茶园三年后的丰产期收益30%给贫困户,可为56户贫困户每户增加年收入约25000元。同时,茶园通过吸收贫困户就业,又可为贫困户增加21600元的年收入。

在深圳帮扶工作队的带动下,很多社会力量也自觉加入到对口帮扶的队伍中,紫金县的刘鑫华就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刘鑫华2016年成立万绿印象公司,其间一个重要的业务就是种茶卖茶,并通过茶叶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目前,万绿印象公司拥有紫金县紫城镇三丫塘、龙窝镇罗洞和东源县新港镇双田村三个茶叶基地近1000余亩,一方面,他与紫金县龙窝镇罗洞村等村集体共建茶叶基地,帮助了50多户贫困户脱贫,其茶园又直接辐射新庄、上庄、黄花、罗洞、璜坑、双田等多个管理区,每年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使他们直接增加收入200多万元,成为对口帮扶的重要助力。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程学勇 薛明地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