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GDP突破2.2万亿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的消息广为传播,与此同时政府投资等财政支出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政府投资的合理性有没有人“把关”?项目的质量如何控制?投资效益如何?针对这些社会关心关注的问题,福田区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率先推行政府投资评审公开。通过线上召集代表、线下开展活动,全过程公开政府投资项目评审,近日1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一起见证了评审公开“首秀”。
据记者了解,此次活动是政府投资项目评审首次全方位对外公开,包括代表遴选、工作机制及流程、创新成果、评审过程等“四公开”。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公开活动,目的就是让大家更全、更深、更细的了解政府投资项目及评审,让政府投资公开透明地“在阳光下运行”,公开就是为集思广益、广纳谏言,让政府投资流程更顺畅、机制更完善、质量更好、效率更高。
公开遴选代表:一个月前,福田发改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召集令,向社会征集参加评审公开活动代表。公开活动得到福田发改“粉丝”的热烈欢迎,社会报名人数达50余名,最终从中随机抽取5名市民代表。同时,发改局还致函区人大和区政协,由他们公开挑选10名代表。通过代表的公开遴选,最大限度确保公开活动的真实有效。
公开机制流程:活动现场,评审中心相关负责人向代表们详尽公开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机制及流程,包括投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论证,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查及概算审核等系列运行机制及制度;同时还包括评审终身制、底稿公开制、项目复审制自我监管的制度举措。
公开创新成果:通过此次公开活动,代表们了解到政府各部门一直致力于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完善,不断提升政府投资质量和效率。比如此次公开的创新性成果:包括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形成了具有福田特色的EPC总承包制度设计。创新了前期咨询单位的选用方式,提升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在全市率先建立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后评价指标体系,出台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引,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效能。
公开评审过程:活动当天,15名代表全程参加了某个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现场,包括设计公司的项目介绍,专家的评审意见等各环节,这是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现场首次对公众开放,目的就是让社会了解评审、监督评审和支持评审,共同见证政府投资项目的“物有所值”。
据悉,这次公开活动得到参加代表的高度肯定,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公开活动,政府投资不再是冰冷数字中“雾里开花”。公开活动让社会进一步了解政府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这不仅是打造阳光透明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的有效举措。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