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帮投,点开链接,投给某某某,谢谢!”近年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这样的信息刷屏。省人大代表、深圳市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认为,这样的拉票行为,使得原本的评比“变了味”,网络投票亟待规范。
“投票”成为年度闹心热词
从“最萌宝贝”、“才艺少年”到“十佳服务明星”、“环保卫士”……如往常一样,市民何小姐打开微信就收到好几个这样的投票请求。她觉得不胜其扰,却又无可奈何:“没时间细看,就是机械地打开链接投上一票,完成任务即可。”
王威认为,当前网络投票的一大问题就是过多过滥,同时缺乏必要的约束。微信中的各种链接大大浪费了用户的网络流量,占用个人日常时间。
“一些投票还需要关注公众号,注册填写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信息,非常容易造成信息泄露。”王威说,更有一些恶意的评选活动,还会在投票网页植入病毒,盗取银行卡密码等信息,对市民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造成伤害。
此前,各媒体多轮开展的“微信里最让人讨厌的行为”、“年度闹心热词”等调查显示,“投票”一直位列前三名。
拉票成风评比显失公平
王威说,网络投票,原本就是为了参与面更广、统计方便快捷,但很多时候却背离了评选的初衷。参与者通过发红包等方式竭尽全力“盘活”自身所掌握的人脉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投票率,力争使自己或者自家孩子在竞争中胜出,而投票者不管情愿与否,情面在那里搁着,只能捧场。
更让王威感到严重的是,网络投票的泛滥还催生了一种专门进行微信评选刷票的产业。对此他还专门进行了调查:“一般以刷1000票,收费200至300元,有的还会提供包赢的刷票服务,收费更高。”
王威说,这样的评选活动,最终比拼的不是个人或事件本身的业绩和影响力,而是社会关系、人脉资源和金钱投入,那些人脉广的人,“烧钱”多的人,得票数自然遥遥领先,评选结果难有公正性可言,难以服众,也浪费了公共资源。
网络投票急需制度规范
王威认为,尽管网络投票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也不能因噎废食。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早介入,对网络投票进行调研,制定管理标准或者行业规范。比如,明确什么样的活动可以发起微信投票,对投票活动的公众性、必要性和影响力进行适当审核。同时,明确监管职责,打击一些机构利用网络投票进行非法牟利的行为,铲除各类行业乱象。
“还应对微信评选投票的公众号、网页或APP进行软件病毒审查,并严格监控组织方所收集的投票个人信息,包括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储存、分析等活动,确保个人的信息保密,不被用于别的用途。”王威表示,在评选结束后,个人信息必须进行删除销毁或妥善处理。
编辑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