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蜗居山岭养昆虫,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大麦虫繁育科研机构,拥有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自主核心大麦虫高效精进产业化生产技术及工艺,且获国家专利,并将富含营养成分的昆虫转化为动物饲料,将一整套的生态产业从技术转化到生产,饲养出高品质“豹鹰”飞鸡、鸭、鹅等家禽……一干就是14年。
更难能可贵的是,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豹鹰”飞鸡产的蛋不含对人体有害抗生素(激素),而富含对人体有特别保健功能的抗癌元素硒、防心脑血管病的亚麻酸及提高智力的DHA,胆固醇比同类产品低一半以上。
他,就是东莞市健立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叶柱良。
成立国内第一家大麦虫繁育科研机构
记者从东莞市区出发,沿107国道东莞段拐进大岭山大道,往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方向行走,没多远,就到了一个果树林立的农场。
推开与外界相隔的一扇铁门,里面别有洞天:树绿、鸡呜、狗吠、鹅唱、猫窜、鸭飞、鱼游、水漾……俨然一个世外开心乐园。
黝黑的脸、瘦小的个子,一副农民的模样,这就是农场主人叶柱良。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框眼镜,一个戴眼镜的农民。
叶柱良是地道的东莞市大岭山镇人,二十多年前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他没有学以致用,干了几年专业后毅然不顾家人极力反对而选择了八竿子打不着边的生态循环这个艰难的产业。
叶柱良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食品安全、美味营养及美好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农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生产中废弃的秸杆、树叶、木屑、豆渣、水果渣、薯渣、酒渣、药渣等等巨量的副产物下脚料,以及酒楼、饭店、居民倒掉的大量厨余,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他就想到变废为宝,“利用生态技术,让低值变高值,循环利用,将‘垃圾’经特别处理后养虫,虫可作禽畜鱼类动物饲料优质添加料,虫提取物可作高附加值工业品原材料甚至美容产品,虫粪、鸡粪在荔枝果园肥地,可形成从池塘养鱼到山林种、养殖的一条立体循环的生态链。”叶柱良说。
谈起养虫,叶柱良如数家珍:“我最初养的是大麦虫,大麦虫主要在东南亚的亚热带国家养殖比较成熟,这是一种拟步甲科种类的幼虫,营养价值高、繁殖率高、产量高。老熟幼虫最大体长在6厘米左右,比一般的黄粉虫大3到4倍,优质的大麦虫多年前市值1000多元一斤,是名贵宠物如金钱龟、金龙鱼等的食物。金龙鱼吃了大麦虫之后,皮表颜色变得很鲜艳、漂亮。”
叶柱良告诉记者,大麦虫除了含有均衡丰富的营养,还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特别功效的多糖、激素、消化酶等。除了作为动物饲料之外,本身就可开发成药品、保健品、食品,无抗饲料添加剂,用途广泛,潜力巨大。
2004年,叶柱良开始专注大麦虫产业化研究。2009年,经国家农业部门批准,依法注册成立了东莞市南方珍稀昆虫繁育研究中心,这也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于大麦虫繁育研究、产品深加工开发的科研机构。此后,他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的多项大麦虫科技攻关项目,到现在,拥有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自主核心大麦虫高效精进产业化生产技术及工艺,此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
为解决产业多用途开发的技术瓶颈,2009年开始,东莞市南方珍稀昆虫繁育研究中心与广东农科院、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实验室已提取出大麦虫蛋白粉、大麦虫虫油,并进行了在人体皮肤功能应用研究,初步发现其在修复皮肤衰老组织、再生美白方面的潜能,是新一代天然美容化妆品添加的原材料。
2011年,叶柱良创立东莞市健立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再次整合资源,致力于生产纯天然的养生保健极品,承接研究中心8年科研成果,准备将其产品产业化,推向市场。
“可惜,这是一种全新的产品,要进行长达两三年时间的试验且开发资金庞大,按程序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我只好暂缓了。”叶柱良无不遗憾的告诉记者。
生态循环养出高品质豹鹰鸡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叶柱良一再强调“生态循环”这四个字。
在生态循环产业的道路上坚守了十多年的叶柱良,一直全身心的扑在山林生态种养殖上,一整套的生态产业从技术到生产,从开发到销售都倾注了他大量心血。
2015年6月,叶柱良承包了大岭山这片近百亩的荔枝园,办起了农场,放养豹鹰鸡,在逐步摸索的养殖技术中,创新并大胆的以大麦虫等珍贵饲料结合野外放养。
豹鹰鸡,是野鸡和土鸡的杂交品种,经添加大麦虫为主的食料放养而成。豹鹰具有山鹰善飞特征,能飞行数十米,栖息于山林大树上。
记者在农场看到,荔枝林里,树枝上站满黑乎乎和雪花纹的豹鹰鸡。记者尝试探前,站在地上的公鸡们皆一呼百应,放声啼叫发出警讯,而树上的豹鹰鸡闻讯则呼啦啦全部飞走。简直配合得天衣无缝。
果园里,树叉上搭起一排排的蛋窝。叶柱良告诉记者,以前,鸡都是在树上产蛋,掉到地上全烂了。现在搭建了蛋窝,它们会自己飞到窝里产蛋并孵蛋。
如果说大麦虫是一种创新品类的初步尝试,那么叶柱良对豹鹰鸡的养殖则是实现了整合生态产业运用的大胆创新。
“很多人来到农场,都以为是专门养鸡的。其实,我是将养昆虫的技术直接产业化,把它用在饲养动物的身上,就是说,利用生态技术,将大麦虫、莞香叶、以及五谷杂粮等添加到动物吃的食料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颠覆了传统的养殖品质。养出来的鸡,品质独特,超出了自己的期望。比如说,传统的鸡有一种腥味,而豹鹰鸡不但没腥味,还有特别的香味,其皮香脆,其肉鲜美,香甜韧滑,有野味特有风味;传统的鸡温补,而豹鹰鸡是滋补,补而不燥,体内富含多种维生素、人体微量元素,极具药补功能,是黑色元素的极好保健养生食材。不加任何调味料及汤料,只用清水就能煲出清香满溢极品靓汤,且多年来无数客户反馈,对提高睡眠品质有显著效果。”叶柱良说。
另外,豹鹰鸡蛋,蛋王大,色泽光亮,蛋黄鲜红,味道香醇,营养价值极高。经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检测,不含对人体有害抗生素(激素),硒达到国家富硒蛋30ug/mg标准,脑黄金、防心脑血管病的亚麻酸含量比同类蛋高7~10倍,胆固醇比土鸡蛋低50%以上。“品尝过豹鹰鸡和豹鹰蛋的人都说,吃过此鸡,心中无鸡;尝过此蛋,目中无蛋。”叶柱良说。
默默坚持了十多年的叶柱良,也迎来了他人生丰硕的成果。他的企业被应邀加入成为广东省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会员、东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2016年,他的豹鹰飞鸡系列产品参加由东莞市旅游局举办的首届东莞市旅游商品评选活动,获得铜奖。
“其实,过程的种种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外面的压力是无形且巨大的,回想起来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对于这十几年来的付出,叶柱良仅用“艰辛”两个字来概括。
打造中国第一个“大麦虫”生态农业示范点
漫步在果林里,看着一只只生猛的豹鹰鸡,叶柱良脸上溢满喜悦,心里充满希望。叶柱良告诉记者,这片近百亩的山林基地,既是平台,更是梦想。
按照他的构想规划,通过对池塘的改造,这里将形成养鱼、水禽、果蔬的水上生态系统;通过山林地的改造利用,形成林果、养殖鸡、牛、羊、兔,及林下养生中药材、食用菌等山林种养系统;山下将建再加工与生产工程,一条垂直而完美极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立体生态循环系统产业链,便构成了他的美好蓝图。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只有采用生态链环环相扣和技术创新,才能生产出高品质有竞争力的产品。”叶柱良说。
“我要把立体生态循环技术向外推广让更多人受益;把豹鹰飞鸡做成养生美食地标品牌,向全东莞推广,向全国推广,让大家一提到东莞的养生美食,就首先想到豹鹰飞鸡。”叶柱良雄心勃勃,在未来的规划中,这里将形成现代生态产业研发实验、自然生态产品生产,以及原生态养生美食体验、科普教育和休闲结合的示范基地。
这里是他的梦想新起点,也是他打造成中国第一个以大麦虫为亮点的生态农业示范点、和原生态美食体验及企业展示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带动辐射,把生态种养品质提升及养生美食餐饮板块、大麦虫产业的环保项目板块、大麦虫美容品项目板块撬动起来。
“为加快基地及产业的发展,我希望更多社会资源(资金、人力、市场渠道等)能整合进来,通过多方共赢共享去经营,实现更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叶柱良说。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