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创新安全监管新思路、推出安全监管新举措、打造基层安全新格局
龙岗率先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率先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开展安全隐患“拔钉”攻坚行动、推进智慧安全底图建设……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围绕安全生产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开拓创新,树立安全生产监管的“新理念”、创新安全监管的“新思路”、推出安全监管的“新举措”,打造基层安全的“新格局”,呈现安全生产的“新气象”。
数据显示,2017年全区全面开展十大专项整治攻坚战,全区共检查单位248410家,排查出安全隐患144139项,已整改106687项;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全年实施经济处罚2506.94万元。
2018年,龙岗区将重点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及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安监网格化建设,构建“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形成责任到人、职能到位、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织网管理体系。
龙岗区委书记张勇强调,全区上下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通过实干、苦干、巧干,运用智慧科技,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守住安全稳定底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权责利”一体化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永不懈怠,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龙岗区区长戴斌表示,安全生产工作永远在路上,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加强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全,最大程度消除隐患。
强化安全生产“党政同责”
安全生产天天抓、月月抓,问题还是时有发生,问题的根源在哪里?龙岗区在长期的安全生产监管一线工作中意识到,党委政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必须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将安全生产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安全生产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2017年,龙岗区委区政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原则,强化执法能力,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着眼当下、放眼未来,龙岗区全面加大源头创新,集全区之力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为加快建设深圳东部中心保驾护航,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获得感。
去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龙岗区重新调整了安全生产委员会。本次调整后,龙岗区安委会实行“双主任”制,区委书记、区长共同担任区安委会主任。
本次调整后,龙岗区安委会成员规格进一步提高,区委书记担任安委会主任,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落实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切实加强了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体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注重发挥安委会在指导、协调和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构建安全监管网格化体系
近年来,龙岗推动区政府每年和各街道办、各行业主管部门逐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切实增强履行监管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区属驻区各单位包点社区抓安全生产制度,将71个区属驻区单位包点全区所有社区,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2017年,龙岗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在督查检查中,改变过去形式化的考核方式,采取“四不两直”,即不预先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检查、直插基层、直奔现场检查的方式,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真实情况。
龙岗区安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龙岗11个街道科学划分,建立合理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切实将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市、区、街道三级安监部门的任何重大监管指令和工作部署,直接通过网格下达到基层各单位,更好地实现安全生产监管专业化、精准化。”
目前,龙岗已完成11个街道111个社区共163个安全生产网格的划分,配备安监网格员368名,纳管企业21713家,已定位企业20795家,并于去年9月先后在龙城街道、龙岗街道开展安监网格化试点和网格化管理开班动员仪式,探索符合龙岗实际的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模式。
据了解,龙岗使用“大数据”护航企业安全生产,每个网格定人、定格、定位、定责,“区、街道、网格、企业”四级网格化微信群加入了1.7万余家企业的安全主任、负责人等,他们能及时收到相关通知和提示。
解决风险隐患“老大难”问题
曾经的布吉街道富民农贸批发市场,到处充斥着“脏乱差”;走进现在的富民市场,排水沟渠、街边广告招牌甚至周边外墙已焕然一新,穿街过巷的强弱电线电缆也井然有序。这些让人欣喜的改变,都源于“拔钉”攻坚行动。作为首批13个“钉子”隐患之一,富民市场已完成整改。
今年4月,龙岗区重大风险隐患“拔钉”攻坚行动打响,该行动旨在通过一次次攻坚,拔除一颗颗“钉子”,消灭一个个城区安全“炸弹”,实现城市安全长治久安、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来抓。”据了解,自“拔钉”行动开展以来,龙岗各街道全力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各“钉子”隐患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通过采取蹲点固守、劝导疏散及严格执法等方式,强力整治消防安全、道路交通、乱摆卖等各类安全隐患。
数据显示,2017年龙岗区首批13个“钉子”隐患已完成整改9个,包括布吉街道富民市场及周边安全隐患、布吉变电站隐患、坂田街道大同圩市场安全隐患、南湾街道下李朗白泥坑片区安全隐患、下李朗工业区更新项目隐患、宝龙街道丰顺老屋村安全隐患等。
对已完成整改的“钉子”隐患,龙岗委托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进行全面验收,督促牵头单位对隐患场所进行常态化监管,防止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苗头复燃,并将整治结果向社会公布受群众监督,确保各“钉子”隐患按时按进度得到有效整改。
推进智慧安全底图建设
2017年,龙岗启动了智慧安全底图的试点,对全区各类安全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建立风险隐患信息库。
龙岗区紧扣全区安全生产发展形势和实际工作需要,全面建设智慧安全底图,整合电子政务基础数据库、时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安全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等现有功能模块和数据组员,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力争将龙岗区智慧安全底图打造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城市安全智能管控平台,实现精准信息呈现、动态监测预警、全局指挥控制,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治理的规范化、精准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助力打造深圳东部中心。
据了解,龙岗区智慧安全底图具有精准信息呈现、动态监测预警、全局指挥控制等功能。该系统以二维和三维电子地图为载体,将对全区安全生产相关数据进行精准定位,并按照属性划分为隐患类、资料类、事故类、行政类四大类数据。该系统还将实时接入基层巡查数据、群众上报数据等进行自动化分析研判,将“人防”与“技防”有机结合。此外,该系统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手段,制作热力图、趋势图、事故推演模型等工具化应用,快速处置事故,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去年,龙岗区以龙城街道为试点,对该街道“三小场所”、城中村老旧电线、危化品企业进行重点监测,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形成体系。选取4.8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对城区安全的数据进行上图绘制,已调研十几个部门,了解相关部门现有系统、数据对接和对智慧安全底图的需求和看法,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
【相关链接】
2017年龙岗安全生产核心数据
开展安全专项行动
开展危险边坡和地质灾害、地面坍塌、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47016人次,检查单位248410家/处,排查出安全隐患144139项,已整改106687项,整改率74.02%。
开展重难点隐患“拔钉”攻坚战,对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及久拖不决的13个重大“钉子”隐患,集中力量整治。截至目前,全区首批13个“钉子”隐患已完成整改9个。
建立零星工程监管长效机制,全区共排查小型建设、装修、安装作业、高处作业等零星工程9360处,发放风险告知书2万多份。
部署直排式热水器专项整治,共计拆除直排式热水器73742台,补贴金额达1535万余元。
启动3年交通整治
制定出台《龙岗区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为期3年的道路交通综合治理行动。
通过开展严重违法大整治、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交通安全大严管、交通安全大宣传等8大类举措,实施交通安全百日整治行动、“禁摩限电”、泥头车专项整治行动等35项措施。
创新安全监管模式
推进网格化管理建设。目前已完成11个街道111个社区共163个安全生产网格的划分,配备安监网格员344名,纳管企业24064家,已定位企业23617家。
推进智慧安全底图建设。目前,已选取4.8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对城区安全数据进行上图绘制,城市二三维精细建模、物联网实时监控报警、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等三个模块取得阶段性成果。
部署应用安全生产执法系统。全区所有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由线上统一进行执法监察、行政处罚,所有文书电子化并通过网络流转审批。截至目前,共线上执法监察单位2778家,线上立案227家。
加大安全执法力度
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全区安全监管部门全年共实施行政处罚887次,同比增长115.8%。
全年实施经济处罚金额为2506.94万元,同比增长159.6%。其中,监督罚款1668.99万元,占经济处罚总数的三分之二;事故罚款837.95万元,占全部罚款的三分之一。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