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蓝皮书:应积极推进学前阶段融合教育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2020-12-27 14:38

12月27日,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主办的“《残疾人蓝皮书(2020)》发布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该蓝皮书指出,我国融合教育以随班就读为主要践行模式,进入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时期。但学前阶段融合教育处在积极探索和实践阶段,应给予特别重视和积极推进。

此次论坛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中国残联/东南大学/南京特师无障碍联合重点实验室、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该蓝皮书指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稳步上升,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8年的44.9%提升到2018年的71.5%,十年间提高26.6个百分点,呈现稳步上升发展态势。

其中,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08年40.4%提升到2018年的75.9%,提升35.5个百分点,残疾人生存保障水平十年间有了较大幅度地提升。我国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8年的53.4%提升到2018年的65.3%,提升11.9个百分点,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国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05年的40.7%提升到2018年的72.3%,提高31.6个百分点,十年间提升的幅度较大。

该蓝皮书认为,学前阶段融合教育是融合教育最为重要的阶段,但也是我国融合教育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应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学前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主要状况表现为:部分省市开始建设融合幼儿园,但融合幼儿园尚未普及;残疾幼儿的康复工作的开展,为学前阶段融合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学前助学项目惠及残疾儿童;幼儿园工作者对学前教育阶段融合教育总体接纳度不高。

同时该蓝皮书也指出,我国学前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六点:一是普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和执行力度不足,特殊教育政策的相关表述和实施细则有待优化;二是区域、类型发展不均衡,尚未形成兼顾差异的全国“一盘棋”融合教育格局;三是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普惠性资源不足,制约残疾幼儿个别化教育目标的实现;四是专业管理者和师资严重缺乏,成为制约学前教育阶段融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五是家长在学前教育阶段融合教育中角色被动,家庭赋能的实践及制度亟须优化健全;六是残疾幼儿信息获取渠道单一、不畅,与大数据及“互联网+”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发展蓝图严重错位。

为此,蓝皮书建议,应转变特殊教育治理模式,营造支持学前融合教育的社会生态。同时,加强政策和经费保障,构建完善的学前融合教育保障体系;突破融合教育关键难题,有序推进学前融合教育的各项工作。另外,应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管理新模式。

另外,该蓝皮书认为,目前融合教育已经形成了两种安置形式并存、多个残疾类别兼顾、两个主要学段衔接的格局,融合教育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优先选择。

编辑 张克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