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过,南方的风仍带着暖意。
这天,小姚在家属的陪护下回到汕头老家,此时距离他上一次回家已有一年多。道旁的异木棉像往年一样开得鲜红热烈,而他却不再是从前那个健康强健的小伙子。
26岁,小姚已经从鬼门关走了几趟。
好在,他最终挺过来了。
这天,和小姚家属一同松了口气的是陪伴了他们400多个日夜的观澜街道工作人员。
一年多以前,谁也没有料到,一场飞来横祸,将牵动无数人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2019年8月23日19时,小姚同往常一样行走在观澜街道库坑社区新围新村十字路口,突然被人用钝器击伤头部,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瞬间倒地,意识模糊。
接群众报警后,观澜街道和辖区派出所迅速出动,派出所现场抓获肇事者陈某策。受害人小姚因伤势严重被送往龙华区中心医院抢救,经医院诊断为颅骨骨折。
时间就是生命!
在场的工作人员都为小姚揪心担忧。
本着以人为本、治病救人的原则,街道通过与医院方沟通和对接,协调医院方为伤者开通绿色通道,先行抢救受伤人员,当天晚上医院就紧急为伤者进行了抢救手术。
“我不能没有儿子啊!你们要帮帮我。”
几次收到病危通知书的姚母抹着泪向街道工作人员求助。
急救期间,街道根据受害人家属的请求和病情实际需求,主动联系医院,沟通协调院方邀请其他医院专家教授对伤者进行专家会诊,解决颅骨手术等问题。
在保证第一时间送治受伤人员的同时,街道积极介入并跟进案件。
此前,小姚的父母一直在老家务农,收入微薄,且家中有年迈的老人需要照顾。
对这个原本困难的家庭来说,此次意外无疑是个巨大的灾难。
而令小姚父母更加痛苦无助的是,肇事者陈某策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显症期,法院认定其不负刑事责任。
为积极安抚受害人家属,街道一方面迅速收集并上报相关情况,另一方面积极筹措启动紧急救助机制。
库坑社区工作站不仅在事发时立即赶往现场处理,配合派出所控制嫌疑人,安排值班组跟随伤者到医院24小时值守,还在受害人家属来深的当夜,迅速帮忙解决了住宿难题,先后为家属垫付了3000元住宿费;公共服务部门主动以特殊困难名义紧急为家属申请了临时救济金10000元;在街道多方沟通协调下,按照相关规定,库坑社区联合案发地股份公司协助受害人家属向龙华区慈善会申请慈善救助30000元;此外,作为受害人老乡的库坑社区工作站负责人,主动带头,积极发动辖区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为受害人进行爱心捐款,共计捐款29000元。
与此同时,街道积极跟进核查肇事方情况。
肇事者陈某策多年前已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案发当天陈某策在海南老家发病后,来到深圳,并于案发地袭击了正在过人行横道的受害人小姚。
经对陈某策进行精神鉴定,案发时其处于“精神分裂症”的显症期,实质性辨认能力完全丧失,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观澜派出所将肇事方陈某策父亲、受害方小姚家属带至观澜街道综合治理办,就民事赔偿部分进行调解。
“这事是我儿子的错,但是我也拿不出这钱。”陈某策父亲声称家庭特别困难,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无力支付受害方的医药费和其他费用。
原来,2004年大学毕业后,陈某策曾到深圳打工,2009年他为照顾突发脑溢血的母亲而辞工回家,此后几年陈某策都不愿出门工作,多次被父亲责备。2013年左右,陈某策因务工之事离家出走几个月,回来后性情大变,并要求父母每月给他1000元生活费。之后陈某策母亲病情加重,长年医治,家里几乎耗尽钱财,而他仍旧通过向父亲索要生活费度日。
对陈某策的父亲来说,儿子本来就是个无底洞,现在洞口还变宽了。即使法院作出了民事赔偿的判决,他也无财产可供执行。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姚的医药费越积越多,其家属的压力日益倍增,情绪几度失控。
2019年9月6日,社区工作人员接姚父来电,姚父称其儿子病情并无好转,医院多次提及伤者手术费用,并且医疗费用每天都在增加,如相关部门不给予其任何帮助,要将其儿子抬往社区或遗弃医院。
街道综合治理办和社区积极回应,并迅速回复受害人家属的相关诉求,先后多次到医院沟通对接医药费、护理费等问题,跟进和帮扶受害人家庭困难,了解伤者康复情况和下步治疗措施。街道信访工作人员通过与家属沟通交流,慰问受害人及家属,开展心理帮扶和普法宣教,引导家属理性面对,合理合法诉求和维权。
综合治理办的负责人多次带领工作人员去现场慰问劝导,“我们甚至做了职责以外的许多工作,当然,这是应该的。我们理解他作为一个父亲的难处,也理解他的心情。生命可贵,能帮的话我们一定在合理范围内竭尽全力。”
转眼已过大半年,窗外草木盎然、春暖花开,而小姚因大脑发炎坏死,身体半边不遂,无法辨认事物,仍需要插管维持生命。
这一年,小姚的爷爷因病去世,面对多重的打击和压力,小姚的父母已是身心疲惫,接近崩溃。
前路漫漫,一眼望去尽是迷茫与无助,小姚的父母甚至几次出现想要放弃一切、逃离现实的想法。
对于受害人家庭无力支付巨额医药费的情况,街道工作人员更是怀着感同身受的心态,多次接触并安抚家属情绪,提供相应的帮助。
此间,街道先后在多份工作报告中提及相关情况,并以专题报告形式提请上级部门关注。街道领导更是高度重视,直接在全区工作例会上报告案件情况,马里常委、赵亮副区长先后在会上,作出要积极保障受害人救治和医疗的指示。
按照相关流程,街道主动对接区信访局,推动召开多个部门参加信访联席会议。今年5月份,区信访局王建文局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受害人问题专题信联会议,会上区委政法委、区卫健局、区民政局等部门的全力支持和保障,明确了帮助受害人妥善解决医疗费用问题的决议,着力让受害人减轻负担,放心治疗。
2020年6月,医院告知家属,小姚可以出院回家休养。这本应是个好消息,但因后续治疗费、出院生活费等问题未得到落实等原因,小姚家属拒绝出院。
街道迅速联合辖区派出所对小姚的家属进行约谈,并展开普法宣讲和教育工作,同时也听取了他们关于小姚进一步开展头皮修复手术和康复训练的诉求。
针对家属的诉求,街道再次对接医院,全面了解受害人进一步修复手术和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针对手术和训练后续新增医药费用,街道与医院反复沟通协商,最终医院同意先行为伤者提供相关手术和康复训练。
鉴
于受害人小姚是被精神障碍患者所伤,结合街道前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补偿保险全面覆盖的投保工作,按照相关规定,街道综合治理办主动协助受害方申请相关保险补偿工作。
在申请过程中,街道多次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肇事方和属地居委。由于肇事方家属拒绝来深处理,拒绝提供任何资料,街道只能通过对接协调办案的公安机关出具案件信息、人员信息等相关证明。在与保险公司多次沟通协调下,申请了保险申报简化申办程序,由街道工作人员作为肇事人的代理方签名确认,为受害人申办伤害补偿金。
11月17日,是观澜街道工作人员代表和受害人家属共同签订《补偿协议书》的日子。
几经周折,终于尘埃落定,这意味着受害人小姚将成功申请到140000元的伤害保险补偿金。
姚父终于一改往常冷漠甚至有些敌对的态度,第一次与现场工作人员一一握手道谢,并动情地说:“感谢你们这么久以来的帮助,感谢……”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救治,小姚虽然已经苏醒,但因脑部受击严重,造成轻度智力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极重度受限,经鉴定伤残等级为肆级和柒级。这个家庭未来的生产和生活都将受到严重影响,或可能出现因病致贫的情况。
街道领导得知此情况后非常重视,戴一川书记迅速指示相关部门,想方设法给予受害家庭人道主义救助,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街道分管领导王鹏翥亲自协调相关部门,筹集款项,推动救助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今年11月,街道综合治理办数次沟通协商,在多个部门共同努力下,最终以人道主义救助形式为受害人家属筹集了80000元的救助金。
最终,在街道积极协助下,小姚的家属为他办理了出院手续,并承诺出院后不再以任何理由进行上访。
街道综合治理办的马姐是此次事件的全程见证人,“这一年多真的不容易。”回想事件历程,马姐同样感慨万千,许多场景仍旧历历在目。
在街道,她与领导同事们并肩作战,在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多次协调、多方辗转。承受过受害人家属走投无路时的失控与无端责难;在劝导协调工作中碰过“钉子”,吃过闭门羹。
在医院,她见过受害人母亲嚎啕痛哭、瘫坐在病床边的样子;听过受害人家属语无伦次的诉求;闻过病房里浓重又令人头晕的药味……
400多个日夜里,街道积极协调,打通救助渠道,通过多方筹措、全力救助、精准帮扶,一次次解决了受害家庭的各种困难,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充分的帮扶和救助,也点燃了受害家庭生活希望。
目前,小姚已被其家属带回老家继续休养,所有申报救助款项已全部到账。
持续帮扶,爱无止境。
“既然要帮,就要帮好,帮到底。”这些天,马姐和领导同事们依旧在帮忙处理拖欠的医药费问题。
而有关民事赔偿的问题,街道已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将继续与受害人家属保持沟通联系。
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