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合作区2016年第二次投资环境推介活动5日在深圳拉开帷幕,与以往不同,合作区首次以推介周形式进行精准招商,4天内,“深圳总部+深汕基地”、“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食品药品与健康服务”等系列专场活动将陆续展开。为了深入推进合作区“产业高地、生命绿洲、未来之城”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实现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此次推介有许多新的亮点:推介活动不再是大范围招商,而是围绕合作区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海洋产业、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滨海旅游与健康养生、港口物流与国际贸易等八大主导产业进行精准招商;四个专场推介活动,受邀而来的企业领域与活动主题高度切合,交流更加深入;嘉宾席位专门增加了一个区域,深圳10个区(新区)的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受邀出席活动,合作区的招商渠道更趋多元化。
5日的首场活动以“深圳总部+深汕基地”为主题,包括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司法局、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汕尾分行、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等13家单位与合作区签约。其中,深圳市公安局拟在合作区申请用地300万平方米,投资30亿元,建设深圳市公安局警察训练基地项目,建筑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建设满足深圳市公安局约2万名警察及3.8万名辅警教育及训练的基础设施,集理论教学及警务战术、枪械、模拟飞机、模拟地铁、模拟街区、直升机、海事等实战训练于一体,承担民警初任训练、晋升训练、专业训练,该项目也是公安部南方战术训练基地、省公安厅警务战术训练基地,担负相关警务教育培训任务。深圳市司法局拟在合作区申请用地30万平方米,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高标准建设深圳市第二监狱。
汕尾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何学文接受读特记者采访时表示,合作区发展定位为“四区一城”、同时也是深圳东进战略的尖兵,合作区有28个项目被列入东进战略,这些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之中。为了让更多的签约项目落地动工,汕尾方面今年进一步加强了征地工作,今年有望再移交10平方公里土地,合作区已从早期的体制机制优化与布局谋篇时期转向大开发大建设时期。截至目前,合作区已落地项目中有80%来自深圳,包括云计算、电子信息、新材料、休闲旅游等诸多产业已形成了较好的集聚效应。合作区不仅是产业高地,也承担深圳的部分城市功能,包括医疗、教育、保障房建设等,合作区与深圳一体化发展日益紧密。
编辑 钟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