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十年南科大: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圳梦”
深政观察
2020-12-20 17:21
  • 三任校长都是中科院院士、大科学家;

  • 新办高校中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时间最短的学校;

  • 创校八年就登上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榜上内地第8;

  • 首创“631”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被多所学校所复制采用;

  • 2018年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一,多项科研成果在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

这些“凡尔赛”标签,来自于今天正迎来十周岁生日的南方科技大学。十年时光,在特区千分之一的土地上,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拔地而起,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一枚闪亮的新星。如何看南科大这十年?小政梳理了几个认识南科大的关键词。

突破

南科大的诞生,始于深圳对优质高等教育、对创新型大学的渴求。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曾任南科大筹备办综合组组长的许建领在接受访谈时介绍,2004年左右,深圳进行了一项调研,深圳与另外四个计划单列市厦门、大连、青岛、宁波做对比,虽然深圳的人口数量和GDP最高,但各项高等教育指标都处于末位,包括院士数、国家重点学科数、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教师、在校生数等等,高等教育和整个城市的经济地位严重不匹配。

此外,全国几乎每一个知名城市都有“双子星”——都有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和一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而深圳综合性大学只有深圳大学,并没有非常强的理工科大学。因此,最早提交给市政府的报告中,建议创办的是“深圳科技大学”,最终,2007年,深圳市政府研究决定要办一所高水平的科技大学,并且定名为南方科技大学。

创办之初,南科大就开始了多项突破:一是本硕博同时起步,这是参照当时香港高校的做法,在内地几乎没有先例;二是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例如设理事会等;三是本科生师生比,作为研究型大学,师生比不宜过高,最后南科大师生比定为1:10,而国家规定师生比1:18是合格线,国内“985”高校师生比大约是1:13;四是要求引进的教师要有海外高校工作的经历,而且是世界前列的高校,保证了教师队伍的高水平、国际化。

从这些设定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所超常规的大学。作为以改革创新立校的南科大,可以说从孕育之初,就已经突破了许多现有规定。

初创期间,南科大的筹建团队一直把南方科技大学简称为“南方科大”,而不是“南科大”。有人说,南科大谐音“难可大”,办学这一过程,困难重重,他们也怕南科大真变成“难可大”了。

(初建时期,从塘朗山顶远眺建设中的南科大校园。)

“631”

改革创新之路,永远是荆棘与鲜花相伴。在建校十年后,有媒体总结出了南科大坚持的七大创新:“创新办学理念,创新治理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创新人事管理,创新科研制度,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党建工作”。

从建校以来,南科大着手探索国际先进经验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理事会治理体制。

创校之初,深圳市政府制定颁布《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以“一校一法”形式创新和规范学校的管理和运作,以法规形式明确了学校的各项管理,构建具有特色的理事会治理体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南科大的教授大多都有海外工作经验。针对“海归”高层次人才,如何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制定兼具国际化视野与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同时,学校积极探索构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支撑+文化协同”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南科大从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简称“631”模式),即学生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60%,南科大自主能力测试成绩占30%,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表现占10%,形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631”,是在现行升学体制下的一次审慎而又充满想象力的改革。其中,“6”是对作为主导的高考制度的遵从;“3”是学校是自主选才的尝试;“1”是对“一考定终身”的纠偏。

“631”的做法从南科大走出,在全国得以不断推广。2019年,在广东省开展“631”模式试点工作的高校达到11所。多元评价机制也成为各地新高考的改革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共有99所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14所高校面向多地区进行综合评价招生。

“依据提议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成为各地开展综合评价录取试点工作的共识。

(2012年 5月,南方科技大学首次按“631”模式招生。)

“631”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有意思的是,南科大的学生出路,也越来越呈现“631”趋势。2020年,南科大的毕业生中,超六成毕业生选择了升学深造,约三成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约一成学生选择创业、支教、基层选调生等项目。

在南科大,本科毕业生由于出色的科研能力,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申请获得博士生录取的比例颇高。首届毕业生升学率超过85%,从第二届开始,升学率保持在65%左右,彰显了南科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定位、特色。

据有关机构对国内37所知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去向统计,继续深造的比率在50%以上的高校有20所,其中排名前三的清华、中科大、北大的比率在70%以上,南科大学子的深造率已居于全国前列。

较低的师生比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让学生们在这里享有优越的治学环境。首届教改班学生张至记得,他们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唐叔贤院士讲的。第一学期,就有三名院士给他们上基础课程。

创校校长朱清时引进了国外名校的书院制度,让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随时可以交流问题。当时,教改班有位同学,晚上十点时突然有个问题想不通,在网上给教授留言,没想到5分钟后,住在楼下的教授就敲开了他的门和他面对面讨论,一聊,就聊到十一点半。

没有弱学科

在南科大,学生们前两年不分专业,在大三之前,许多学生都会打听,南科大什么学科最好。从校长到教授,他们都会给出答案:“南科大没有一个弱的学科。”

第二任校长陈十一解释过这句话的含义:“首先,南科大不建弱的学科,如果按目前的条件建起来这个学科可能是弱的,我们不建;其次,如果现有的学科不够强,我们一定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建强。”

南科大在强学科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国际化和产学研是南科大强学科的“双翼”。2019年6月,南科大与伦敦国王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将建立联合医学院,联合授予临床医学本科学位。这也是中国高校与国外一流院校在医学相关专业合作并颁发学位证书的率先探索。目前,南科大已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3所境外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名校。

(如今校园)

医学院成立的同年10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别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学校建立了医、教、研互联互通关系的医疗卫生机构已达10家,以高校的科研力量服务城市民生事业。

在产学研转化方面,南科大目前已构建了一套适配深圳创新链条的产学研和技术转移体系。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成立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如华为-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RAMS技术创新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中兴网信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博雅工道联合实验室等。并联合华为在新一代光刻机、3D裸眼显示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南科大以新的体制机制推动成立了6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瞄准深圳主打产业,比如集成电路、芯片、新型燃料电池等方面。

(2016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学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合作建立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揭牌,这是深圳首个以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院。)

超常规发展

有一阵子,南科大学生中有学生定制了“大陆第八”的T恤,这是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给南科大的定位。

2018年9月,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南科大首次上榜,即“空降”内地第八位,仅次于清华北大与“华东五校”,一时颇为轰动。

这种表现并非昙花一现。此后两年,南科大连续“打榜”成功,排名内地第九、第八。对南科大排名的争议,也已随着南科大学术声誉的日益提升而平息。

对于年轻大学,国际排名是提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的大学排行榜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评判标准,一个排名虽然不能全面展现一所大学的整体发展水平,但每个排名都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将全球高校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来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排名也反映了高校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大学非常重视排名的原因。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由教学、科研、论文引用、产业收入和国际视野五项指标组成。南科大从2018年首次上榜时,就在研究、论文引用和国际化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2018年,排名数据显示,南科大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一。

作为深圳规模最大的“PAPER收割机”,南科大的科研成果如今已呈井喷之势,化学系教授李闯创有个学校教授们的微信群,经常分享各种科研新闻。最近他发现,南科大越来越多科研成果在顶级刊物上发表,比如今年5月,南科大教师一个月就发了7篇文章在《科学》、《自然》主刊。群里的教授们也无形中有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努力做出更多科研突破。

另外多个榜单中,南科大也表现抢眼。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内地第14,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创校50年以内)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学位列中国内地第1、全球第47。

作为新建高校,南科大不属于传统“985”“211”序列。但近年来,南科大在不少指标中表现得都不逊色于传统名校。《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中提出,争取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

院士校长

在建校十年之际,南科大迎来了新任校长——中科院院士、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至此,南科大三任校长都是中科院院士,他们此前分别在中科大、北大、清华任校领导,作为一所新办大学,这一配置非常高。

校长是一所初建学校的灵魂人物。在筹建之初,深圳就为南科大在全球遴选校长,这一做法也开创了内地高校的先河。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同意聘任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了十年校长的朱清时院士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

2009年 9月,时任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向朱清时院士颁发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聘书。

朱清时校长在任期间,奠定了南科大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底色。南科大延续至今的理事会制度、书院制、导师制、独立课题组负责人制(PI制),以及“631”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体系等,也都出于这一时期的南科大。

“看到现在的南科大,我比谁都高兴。教师队伍、学生、南科大国际国内的声望,都回答了我们当时的做法究竟如何,根本不用我再去解释,甚至辩论了。”在迎来建校十周年时,老校长朱清时接受访谈时,非常欣慰。

第二任校长陈十一院士此前为北大副校长,在陈十一担任校长期间,南科大的综合实力、学术声誉、国际影响力有显著提升。2018年5月,南科大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快速完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成为内地新办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时间最短的学校。在最近多项大学排名中,南科大进步飞速。

(2015年 1月,陈十一院士出任南方科技大学第二任校长。)

陈十一在2020年开学典礼上这样说:“我来到南科大当校长,是在2015年1月。当时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了南科大?我还清晰地记得我的答案,那就是为了心中一个巨大的梦想:在中国创建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我始终坚信,南科大生于改革开放的奇迹之城,天生带着创新基因,又生逢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科教城火热建设之时,只要我们坚持科学规律,一定能够达到世界一流的目标。”

新任校长薛其坤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术大咖”,因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中的突出表现,被认为是中国最接近“诺奖级”的科学家。

上任不久后,他表示:“期待在南方科技大学做一些‘大学Plus’的尝试,让更多教授们专注于0到1的突破,并致力于通过获得政府和周边地区的支持,推动一些具有从0到1突破意义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薛其坤)

而事实上,两年前,在深圳人才公园举行的未来论坛深圳峰会上,薛其坤作为嘉宾之一,就与包括陈十一在内的7位学者讨论过深圳的高校。当时薛其坤说:“深圳高校多,要打造一个精品大学,这个大学会成为这个地方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灵魂,这很重要。”

踏入第二个十年,薛其坤将如何带领南科大,为深圳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塑造灵魂,值得期待。

十年大数据

2011年,南科大首年招收了教改实验班45名学生,九年间,本科报考人数年年飞涨,今年高达4.3万余人,录取比例1:40。目前在校生人数近7500人。

近年来,南科大本科生毕业后,65%左右进入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

创校初期,南科大有5个系,如今,学校共有八大学院统筹28个院系中心,获批31个本科专业。目前,南科大有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4‰。

从最早签约的3名教师开始,如今,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101人,包括院士45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23人),国际会士43人, 教育部特聘专家31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

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40%。

目前,学校与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境外机构形成了合作伙伴关系,有93个国际学生交流学习项目。

学校获批建设科研平台5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部级19个、市级36个,拥有3个诺贝尔奖级奖项得主牵头的研究机构。

编辑 许舜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