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什么贝多芬》 橄榄古典音乐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20年10月版 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听贝多芬?当我们谈论贝多芬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本由国内广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全媒体“橄榄古典音乐”推出的杂志书,从作曲家、音乐、人三个角度阐述我们今天听贝多芬音乐的必要性。整整250年过去了,为什么音乐厅里最常响起的还是贝多芬的音乐?他的音乐为何可以永葆现代性?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你相信人性的话,那么只要人性还存在,贝多芬的音乐就会持续保持现代性。
《不哀之歌》 曹利群 著 新星出版社 2020年10月版 如果说有谁几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推广,古典音乐评论家、《爱乐》杂志前主编曹利群必位列其中,他在古典音乐评论和推广上用力颇深,既有深厚的音乐修养,又有优美感人的流畅文笔。本书是他近年作品的精选集,全书分为“且听”“且看”“且行”三辑,古典音乐之外融入了更多历史、艺术、文学、博物等内容。作者对诸位音乐人的掌故信手拈来,文笔深邃沉郁,是一本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兼容并蓄之作。
《心灵的语言:古典音乐入门》 [美]扬·斯瓦福德 著 徐唯薇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20年8月版 本书是美国作曲家兼作家扬·斯瓦福德为所有音乐爱好者撰写的一本古典音乐入门的大众读物。作者即是作曲家又是优秀的音乐史研究专家,他凭借对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家的熟悉和掌握,梳理了各个时代的代表性音乐家及相关历史。通过介绍这些音乐家的生平与创作,作者用简练、易懂又不失专业的语言分析了各个时代的音乐作品,向读者介绍了何为古典音乐、如何欣赏音乐,为何古典音乐堪称“心灵的语言”。
《大剧院的故事》 贝文力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5月版 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扇形露天剧场开始,作为艺术殿堂的剧院一直见证着人类认知水平和审美意识的发展。这里寄托着理想,凝结着智慧,充盈着人生的感悟。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剧院的起源、内部结构、舞台布景和趣闻逸事等,揭开了剧院的神秘面纱;下篇从雅典狄俄尼索斯剧场到中国国家大剧院,巡回导览了世界各大著名剧院。本版为此书的增补版,除了增加的文字,还有200余幅精美彩图,直观展现了剧院文化的魅力。
《奇遇之年:每天一首古典音乐》 [英]克莱门西·伯顿-希尔 著 张婧怡 译 后浪·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年10月版 这不是一本关于古典音乐正典的百科全书,而是用简单的聆听和感受,逐渐告诉读者:古典音乐是一种生生不息、丰富多元、充满活力的全球艺术形式。作家、电台主播、音乐家克莱门西·伯顿-希尔潜入了1000多年的古典音乐深海,甄选出超过225位作曲家的366首作品,从中世纪到当代,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可供思考、反省、建立联系的空间。他用每天一首古典音乐,为全世界爱乐之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送上巨大惊喜。
《莫扎特传》 [美]梅纳德·所罗门 著 韩应潮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20年8月版 本书是著名音乐学者梅纳德·所罗门为莫扎特所作的传记,首次出版于1996年,当年即获得普利策传记奖,并得到各个大学学者、作家、各重要报纸书评版的好评。世界著名学者萨义德在《纽约客》撰文,称从未读过如此动人心弦的音乐家传记。本书从莫扎特年幼时写起,讲述了他的父亲利奥波特·莫扎特对他的巨大影响和培养经过,全面回顾了作为音乐家,也作为一个孤独的天才莫扎特的短暂一生,试图为读者讲述天才的诞生和逝去。
《萨蒂音乐涂鸦》 [法]埃里克·萨蒂 著 庄加逊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7月版 埃里克·萨蒂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作曲家,以古怪的作品著称,德彪西称其为一位“误闯本世纪的、温和的中世纪音乐家”。萨蒂的文字写作、艺术涂鸦与他的音乐创作是一体的,他甚至创办自己的媒介平台(早期自媒体),比如一份完全由他撰写、编辑的报纸。本书精选了最能够体现萨蒂独特个性的作品,有自述、杂文、歌本、乐曲说明、自制小广告、自画像、歌剧脚本、演讲稿、书信、诗歌等,以此呈现这位音乐怪才的宝贵遗产。
《真理之戒: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智慧》 [英]罗杰·斯克鲁顿 著 殷萌灿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年4月版 《尼伯龙根的指环》是难以超越的伟大的艺术作品,在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深深地吸引了众多评论家和狂热的歌剧爱好者。近些年,音乐界与学界对这部集瓦格纳艺术创作与哲学思想之大成的巨作产生大量研究成果,哲学家斯克鲁顿这部启迪人心的作品当数典范。他在书中不但探索了这部作品的情节、音乐、象征意义和哲学思想,还展示了瓦格纳如何通过音乐间的关联和杰出的戏剧笔法,进而道出作品中关于人类境况的深刻表现与寓意。
16日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别遴选8本古典音乐主题图书,除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乐圣”,也希望有助于您了解贝多芬和贝多芬以外的古典音乐世界。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