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听忽悠!海外资产配置不一定划算
记者 范京蓉
2016-07-04 15:48

u=2150373772,103384512&fm=21&gp=0

仿佛一夜之间,身边做“海外资产配置”的机构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有移民机构、基金公司、券商,还有不少是原来做P2P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诧异之余,不能不佩服这些机构敏锐的嗅觉和快速的行动能力。国内新富阶层兴起,而国内各种投资收益预期却开始下降,促使富豪乃至中产都开始把眼光投向海外。据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2016》报告,未来5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将从现在的4.8%上升到9.4%左右,新增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而国际上这一比例是20%以上,意味着即使5年之后,我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仍有空间。

其实,类似的报告两年前就开始见诸报端。一年前在深圳举办的第九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上,某著名券商就发布报告称,2017年或最迟2018年海外资产配置可能成为新的风口。

与诸机构的“磨刀霍霍”相比,这些研究报告中预测的投资者们可能并没有做好对外投资的准备。国内投资收益下滑,不等于海外投资就能赚钱。美国股市近年平均收益率数字漂亮,并不等于每个人都能赚到。更何况,“资产配置”这个理念的提出,是以资产组合来防范单一投资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不是用于赚取超额利润的目的,和国人习惯的做短线、赚快钱根本就是截然不同的“画风”。

首先,即使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减缓,每年6%到7%的增长也远远超过欧美成熟经济体。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动辄以两位数的增长幅度上涨,信托投资、民间债权投资收益也接近或超过10%,即使是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投资收益率也在4%左右,都超过了欧美同类投资。在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利率在3.5%左右,大概相当于中国国有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可见美国资本之便宜,投资要赚钱并不容易。

其次,海外投资的风险不容忽视。除了市场本身的风险,还有汇率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甚至委托投资机构本身的经营风险,都是海外投资必须克服的障碍。

以海外保险为例,当下人民币出现贬值迹象,去香港购买保险者众。但保险的投资周期为10年以上,保险收益的获得更可能是20年、30年以后。过去10年,人民币对美元一直保持升值,当时购买香港保险的可能到现在还有亏本的。而且,对香港保险的诉讼适用香港法律,虽然未必会有诉讼发生,但是作为投资者要心中有数。

国内专门从事海外投资的基金,QDII,自从成立以来一直表现不佳。今年2季度起,受黄金大涨、美元债券收益稳定、人民币走低等因素影响,QDII表现略有起色,共150只QDII有过半终于出现正收益,而此前大部分都是亏损的。

因此,作为分散投资风险的海外资产配置其实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投资人应该寻求有专业能力、经验和良好市场口碑的机构的帮助,不能凭想象和冲动“出海”。

编辑 莫 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