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打造网格新路径提升城区治理能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立兰 通讯员 何良海
2020-12-17 09:08
摘要

科技赋能塑造“智能底板” “吹哨机制”破解“四线难题”

大美南山

社区封闭管理、排查防控、卫生消毒……这是疫情期间,南山城区1610个网格的工作日常,切实保障了200多万居民安全。

“平时保‘一方安宁’,战时能‘负压作战’”。近年来,南山网格管理不断改革,从机制革新和硬件提升等方面入手,逐渐形成“一个底板、四条主线”南山网格改革新路径。一个“底板”,即应用“块数据”等高科技,塑造一个社会治理智能底板,重点解决治理要素底数不清的问题。四条“主线”,即通过“吹哨机制”等多种方式,实现区、街道、社区协同工作,重点处理人口管理、房屋管理、法人治理、事件处置四条业务主线。

如今,南山网格改革路径成效凸显,行走城区,街巷整洁,居民生活安定有序。

机制革新:党建引领有力量,“吹哨”倒逼破难题

网格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居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本场所。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加快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全国经济强区,南山居住人口稠密,实有人口213万人,实有房屋105万套(间),其中出租屋60万套(间)。南山在全区8个街道的101个社区,划分1610个基础网格,平均每个社区设置16个网格,切实保障200多万人安居。

如何真正发挥网格作用,有系统、有章法、有的放矢服务管理好社区?南山坚持党建引领,编织党群工作一张网,构建“一核多元”基层多元治理格局。

首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的核心引领作用,增强组织力和政治引领力。再者建立党员干部网格直联制度,党员干部定期深入所联系网格,协调解决网格难题。此外,还积极推动基层党建与群众互动融合,实现基层党组织联建、党群利益联接、基层治理工作联动。

党的坚强引领确保攻坚克难有了坚实力量。

一直以来,网格事项存在系列顽疾:任务繁重,基层被动应付;主体责任联明确,工作未形成闭环;缺乏权威的统一指挥监督机构;数据不共享,底数不清,工作效率低。

见贤思齐而自省。2019年南山区政法系统主要负责人带队到北京东城区、海淀区考察学习,取其精华并因地制宜,提出一整套南山版“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

第一,建设网格事件统一受理、分拨指挥体系。建立“1+8+N”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实现全区网格事件第一时间分拨处置,解决基层协调难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第二,建立“吹哨机制”,提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对于超出本单位职能范围的、无法明确责任主体的、跨两个及以上街道(社区)的、需要多个部门协商解决的,以及情况复杂且涉及多个层级协商解决的,街道可以“吹哨”,倒逼部门快速响应、及时报到处置,其处置情况还纳入绩效考核,由街道进行评价。

第三,借助社会治理“块数据”体系支撑,重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制,打造区、街道、社区三级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以“吹哨机制”为重点的南山版网格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了 “基层服务管理全面覆盖、综合管理能力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终极目标。

硬件提升:科技赋能塑造“智能底板”,人力融合提升治理能力

如今,网格工作事项早已不是单一出租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还包括实有人口、房屋、法人和事件等信息采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及处置、市容市貌巡查,以及协助社区开展民生微实事、党建等一揽子事项。

作为全国科技强区,南山发挥强大科技优势,已构建“一基五柱”大数据库,推进相关职能部门系统整合、打通数据壁垒,塑造社会治理的“智能底板”。

信息共享,驱动基层业务协同治理。一是,信息采集方式由“采”变为“核”。以出租屋管理为例,目前,南山出租屋信息采集实现“视频门禁+自主申报+网格员核查”,可主动发现人员变动情况,再通过块数据系统推送给网格员核实,变采集为核查,为基层减负。二是,逐步对接市级部门业务系统。通过对接市市场监管局商事主体法人注册登记、公安分局视频采集等部门业务平台,实现源头数据入块,由数据驱动网格员主动上门核查,跨部门业务联动,实现精细管理、精准服务。

科技赋能,激活多元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南山利用“块数据+小程序”等移动技术手段,建立“以图为入口”的移动平台,开发各种“治理小应用”,包括物业采集、楼栋长采集、公众“随手拍、社工关爱残疾人和关注精神病患者”等一系列应用,发动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企业以及业主、楼栋长、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目前,市网格办、市市监局、市规资局、南山公安分局、区人才局等26个政府、社会平台业务系统已全部打通,16个部门90类共7000多万条数据,已下沉到街道、社区。有了这些数据,基层真正掌握到资源、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不仅网格工作技术有了进步,网格资源力量也进行重新融合。

首先,整合基层力量,加强队伍建设:按照“采办适度分离”工作原则,街道将基层力量整合为巡、办两支队伍。再者,优化人员配置,实行减员增效:推进网格事项购买服务工作,同时稳妥推进现有网格员转岗工作。还有,健全考核评价,严格监督管理: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考核督导机制;全区实行统一网格考核标准,以信息化手段量化考核指标;健全考核机制,对承接网格事项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考核。此外,加强业务培训,规范队伍建设:根据网格事项内容,组织开展岗前业务培训及业务动态培训;加大对承接网格事项的社会专业机构、物业管理企业的培训力度;全区网格员实行统一制式服装、统一称谓标识、统一职责要求、统一人员编码、统一装备标准。

“工”与“器”皆为善,南山网格事项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成效凸显:一底板加四主线,南山路径保城区安定

机制革新和硬件提升,促使南山形成“一个底板、四条主线”具体路径,“风平浪静”时保“一方安宁”,“疾风骤雨”时也能“乘风破浪”。

一个底板,即社会治理智能底板,重点解决治理要素底数不清的问题。

如今,南山区级块数据中心已成立,按照区、街道、社区、网格的管理层级,将市电子资源信息中心、市网格办等市级部门的数据资源下沉,并接入市燃气公司、顺丰公司等企业数据。

在粤海街道,向物业公司购买商事主体信息核查服务,利用顺丰公司开展商事主体数据匹配工作;在南山街道南园社区,与南山公安分局对接视频门禁系统,网格员工作由“采集”变为“核查”,解决了网格员上户“渠道单一、信息不准、采集不及时”的问题。

四条主线,即人口管理、房屋管理、法人治理、事件处置四条业务主线,通过“吹哨机制”等多种管理革新,实现区、街道、社区协同工作。

今年9月,招商街道海景公寓居民小区对面原汽车修理厂停放多辆易燃易爆油罐运输车。“吹哨机制”点名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及南山区应急管理局作为“吹哨”单位,两单位通力合作解除了这个易燃易爆危险点,确保了周边小区居民的安全。目前,蛇口、招商街道已经率先启动“吹哨报到”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全区铺展开来。今年以来,全区跨部门协商合作,共解决近16宗吹哨事件。

过去,南山街道南园社区是全区治安难点,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市社区治安典范。社区运用块数据对重点人员多元共治模式进行了探索,比如,对精神障碍患者采取“五位一体”服务管理;此外,还同时开展三小场所隐患巡查工作,通过派单方式,定期将巡查、复查任务推送给网格员,加强日常巡查监管。

作为网红街道,粤海街道企业聚集,这里开展商事主体登记、监管一体化运作,破解了商事主体虚假地址注册和监管难题,对无照经营和异地经营的商事主体加强巡查和监管,对P2P等高风险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实现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

“战”时,这种“一个底板、四条主线”具体路径效用更加明显。

己亥之末、庚子之初,疫情突如其来,南山一手抓网格化改革工作落地,一手抓疫情排查防控工作,制定全区社区封闭管理、排查防控、卫生消毒等工作指引和流程图,指导全区社区小区疫情排查防控工作。

基于“块数据”人员数据底板,南山整合三大运营商及互联网公司数据,利用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对重点地区人员返深情况进行预报和跟踪,还结合“块数据”编制疫情地图,提供给公安、社区和医生共享,全覆盖感知。

1月29日,即将全区13.2万湖北籍人员名单匹配到社区,让社区第一时间掌握底数。同时,利用“块数据”统一地址库功能,共完成658.5万条自主申报数据清洗匹配。依托“块数据”立体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共完成14.2万条企业数据清洗匹配。

如今这条工作路径成效凸显,行走在南山,街巷整洁,万物有序,居民安定。

编辑 高原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立兰 通讯员 何良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