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网贷“辣眼睛”广告横行凸显普及理财常识紧迫性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2020-12-16 23:53

16日,京东金融发布致歉信,承认近期多条网贷广告存在严重的价值观问题,将承担全部责任。这也是继360金融、蚂蚁花呗等网贷广告引起争议后,网贷广告再次触雷。

这些网贷广告,大多有着相同套路,甚至在故事情节上都惊人相似。京东这次的“辣眼睛”广告,就和之前360金融一则引发众怒的广告如出一辙。他们都搬出了农民工和空姐的形象,先是肆意利用刻板偏见,制造戏剧化的对比,贩卖“没钱消费就活该被人歧视的”焦虑,随后再出现一位“成功人士”的形象,打出“低利率”、“不上征信”等“诱人”的广告词,吸引观众使用相关服务。

相信经常上网的网民对于这种网贷广告并不陌生:窝囊的丈夫找小姨子借钱,邋遢的程序员向富二代同事借钱,穷酸的小老板问财大气粗的大老板借钱……很多人看到这种“浮夸”广告都会一笑了之,这几条广告冲上热搜,实在是因为操弄得太过分,“味儿太冲”激起了众怒。

其实,只需稍懂人情,任何广告主都知道,这样拙劣的广告,实在有损自己的公众形象。何况,还有360金融广告“翻车”在前,但京东金融还是重蹈覆辙。甚至,时至今日,有些网贷平台还在继续投放这种广告。这种歧视性广告横行只能说明,贩卖焦虑式的营销对一些受众是有效的。更加“反常识”的是,这些广告歧视的人群,恰恰是广告的目标客户。经济处于弱势的群体,本身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广告中的情节也常常映射着现实中的际遇,再加之缺乏理财常识,面对广告中似是而非的金融概念,难免会把持不住,冲动之下走上网贷之路。应该说,这样的广告看似粗糙,其实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目标十分明确。

当然,网贷服务经过相关部门批准,也处于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之下,做广告时有所选择地吸引特定客户群体,无可厚非;民众选择合法网贷服务,也是个人自由。然而,在缺乏理财知识和能力的情况下,这份“自由”有时太过抽象,受到不负责任的广告诱导,很可能造成悲剧性后果。这几年,过度网贷引发的恶性事件屡见报端,造成了不少社会问题。网贷公司在短期业绩压力下,疏于审核滥发额度,煽动超承受力使用网贷消费,吸纳并不适合网贷或无力偿还网贷的用户,这都无异于饮鸩止渴。“辣眼睛”广告里欺骗性的话术,以及网贷公司不负责任地放贷行为,需要坚决依法取缔。

网贷“辣眼睛”广告横行,也凸显出普及理财常识紧迫性。这几年,我国金融市场繁荣发展,金融服务畅通,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创新,打破了传统金融行业的一些桎梏,让金融服务更加灵活。然而,我国居民的理财知识整体还未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少人还处于“财盲”阶段,理财理念和能力都较为缺乏。一些有心人就利用信息差“宰羊”。除了过度网贷,这几年,P2P集资诈骗、“炒币”诈骗、新型传销诈骗等与金融相关违法犯罪行为,骗术并不高明,但都打着“创新”的幌子,打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战争——“辣眼睛”的网贷广告,就是武器之一。

我国社会结构快速变化,人们致富愿望迫切,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参与金融活动,于国家发展有利,对个人财富的积累也有帮助,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合法有序的前提下。金融活动越来越频繁,金融创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加大理财常识的普及,并且及时解释热点问题,揭露最新骗局。同时,金融机构要为个人参与金融活动,设置一定的知识门槛,通过测试甚至考试的方式,了解用户的理财能力,提供与其能力相匹配的金融服务。

网贷不是洪水猛兽,扭转“谈贷色变”的舆论趋势,行业才能有长远的发展。网贷机构少耍一些“辣眼睛”广告的小聪明,多一些担负社会责任的大智慧,把抓用户痛点的能力和做烂广告的资金,投入到金融常识的宣传上,相信会有更持久的成效。

见习编辑 连博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