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海开放大学首届家政学本科招生正式启动,明年春季首批招生人数将在50人左右,课程包括家政学概论、家庭学概论、家政学管理等,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家政行业专业人才。
“本科保姆”真的来了!该话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表示这是一个“吃香”的行业,这是家政行业越来越专业的表现;也有网友对于是否有必要开设本科专业表示质疑,认为本科学历当“保姆”是人才屈就。这样的讨论由来已久,此前“年薪30万女硕士辞职当保姆”的新闻就曾引发争议,不理解的声音也有很多。
实际上,这缘于对家政行业的误解和偏见,也是对时代变化不敏感的一种表现。在大多数人的“旧”观念中,家政服务并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知识或技术,觉得家政服务就是当保姆,是低人一等的职业,不够体面。但现代家政服务并非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看似不起眼之事也蕴藏着丰富而高深的知识。从已经开设家政学本科专业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可以看到,家政学专业不仅需要学习家政实务和基础课程,还细分多个方向,包含了家政管理、家庭教育、营养饮食、老人护养、婚姻指导、消费策划等多项专业技能,涉及面相当之广,对能力素质要求很高。而在国外,家政业也是很有前景的职业。在英语中,家政学称为Home Economics,意指在经济基础上治理家庭生活,金钱、时间和精力等的合理利用组成家政学的主要内容。可见,家政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精深的学问。
上海开设家政本科专业,是顺应市场需求之举。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家政从业人员约50万,年市场规模约300亿元。随着家政市场迭代升级,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600亿元。然而家政市场面临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专家预计未来5年,高层次家政行业专业人才的缺口高达20万。全国各地都有着类似的“烦恼”,在日常生活中抱怨“好阿姨难找”的不在少数: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和消费理念逐步升级,人们对家政服务及人才的要求也逐步向“高精尖”方向转型升级;而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但家政服务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且行业存在进入门槛较低、服务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如今“本科保姆”的到来,给家政从业者提供了求学升级的通道,有利于培养家政服务工作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大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有效供给,推动家政服务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政服务业是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重要民生工程,既关系着无数个家庭的“小确幸”,也对促进就业、扩大内需、保障民生、精准脱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新蓝海”。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培养高端家政人才充实市场,提升家政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建设水平,尤为必要。
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数量充足的家政服务人员队伍,推动家政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宏观层面而言,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在专业培训、信用记录、行业标准、人才评价等方方面面形成市场规范和科学指导,促进家政服务行业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而从微观层面来看,家政从业人员也要积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升级,主动增强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行业也要加强对从业人员资质的审核和规范监督管理。此外,社会大众也要打破偏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共同呵护家政行业蓬勃发展,托起稳稳的幸福。
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