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四大目标实施“三步走”战略,南山区桃源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迈向新征程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慧琼 通讯员 张雅凌
2020-12-12 23:04

12月12日下午,由南山区桃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承办的桃源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推进会在南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社区、校区、园区“三区”的中外人士欢聚一堂,共同为桃源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建言献策,精雕细琢打造国际化街区建设的“桃源样本”。

深圳市委外事办、桃源街道、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法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南山区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社(园)区党委书记,国际志愿者代表、园区涉外企业代表、社区外籍居民代表等社会各界100余人参加活动。

桃源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健表示,桃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抢抓“双区”建设战略机遇,扎实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探索打造国际化街区建设的“桃源样本”。将来,桃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国际化街区建设带动“三区”融合发展,全方位升级街区国际化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国际化人才扎根桃源干事创业,让桃源成为深圳国际化街区新标杆。

  “四大目标”、“三步走”

勾勒国际化街区建设发展蓝图

今年下半年,桃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出台了《桃源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工作方案(2020年—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显示,桃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依托辖区各高校,以大学城片区为核心,建成高层次国际人才聚集的智慧片区;以国际视野完善基层国际化政务服务,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文化体育品牌;营造浓厚的国际化氛围,打造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使国际化街区成为桃源的重要标志;促进国际先进生产元素、知识技术和高端人才在桃源聚集,助力桃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产城人融合、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共建共享”的国际化街区。

为实现上述四个目标,桃源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加强国际化街区建设谋划部署。聘请知名国际顾问,对标国际先进理念,结合城区规划和桃源辖区特点,以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融合”为切入点,配合西丽湖科教城发展契机,因地制宜做好国际化街区规划设计;第二步,建成西丽湖国际创新人才服务中心,升级国际友人之家,建立涉外社工队伍和国际志愿者队伍,推动一批国际化服务项目落地实施,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第三步,到2022年,完成国际化街区的创建工作,总结提炼具有桃源特色和区域品质的国际化街区建设模式,进行复制推广,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形成更广阔、更具影响力的国际化片区。

会上,桃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邓石庄介绍了桃源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工作情况及下一步重点规划。“方案为桃源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桃源街道秉持党建引领下的“三区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国际化街区建设路径。”邓石庄表示,街道将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战略的东风,以高起点推动、高标准建设为要求,打造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实现国际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愿意来、不想走”的目标。

成立桃源街道国际志愿者队伍

国际化街区的建设离不开国际志愿者的参与和付出。当天,推进会现场桃源街道国际志愿者队伍正式成立,深圳市委外办副主任孙怀忠为桃源街道国际志愿者队伍授旗,桃源街道国际志愿者专属标识和专用文化衫也现场同时发布。

目前,桃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通过广泛招募、精心选拔,已组建近50人的国际志愿者队伍,主要来自精通至少一门外语的中外居民。  

“桃源街道高校、企业集聚,禀赋资源优越,生活、工作在桃源,我感到十分幸福。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国际志愿者,参与桃源街道国际化街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桃源街道国际志愿者代表上台发言,表达助力桃源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发展的决心。

开展涉外礼仪素养培训

为了帮助桃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国际志愿者队伍提升涉外素养,推进会现场举行了一场以“亮出最好的自己”为主题的涉外礼仪素养培训。深圳大学教授杜东亚向参与人员介绍当代国际通用礼仪概况、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引导参与人员掌握国际通用的行为礼仪和礼貌用语。

桃源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加大国际化街区建设培训力度,通过推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国际化街区建设专题培训班等多种途径,为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社工普及涉外业务知识,加强他们的国际化意识、涉外事务处置和对外交往能力。

见习编辑 连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慧琼 通讯员 张雅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