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头条 | 性别比失衡 广东排第二 不仅找对象更难,还会影响求职、花钱……
晶报
2020-12-11 13:39

男女比例失衡是中国在进入20世纪以后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人口问题,到21世纪后有所缓解。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2019年,以罗甸县所在的贵州省为例,该地整体的性别比为107.4(女性=100),超出全国平均104.46的水平,排名全国性别比偏高的地区第6位。性别比排名1-3位的地区分别为天津、广东和上海,达到123.2、118.1和107.9。

● 四川长期“女多男少”

2019年,我国性别比失衡现象进一步改善。2018年中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这一数字到2019年缩小到104.46。

性别比改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我国严格打击“双非”的持续推进,以及老龄化的逐步加深。

打击“双非”的成果可以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看出来: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0-4岁的性别比为113.62,明显低于5-9岁的116.85,显示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下降。

另一方面则是老龄化的加深。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65-69岁年龄段人口已经出现男少女多的情况,这一年龄段的性别比为95.90。如果看75-79岁,男少女多的情况进一步发展,性别比为87.76。而85-89这一年龄段,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70.37。

“总人口的性别比其实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出生和死亡的规律,一般年龄小的时候男性多,到婚龄的时候男女基本平衡,然后年龄越大女性越多,因此中国的老龄化越严重,对整个人口的性别比的影响是趋于平衡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表示。

不过,从各地来看,性别比的情况并不一致。2019年,31个省区市中,20地省区市的性别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四川以96.7的性别比,位列全国性别比最低的地区,也是唯一一个女多男少的地区。

从数据上看,2016年到2019年的四年统计数据显示,四川有3年均出现性别比低于100,近年来女多男少的趋势明显。排名倒数第二的为重庆,性别比为100.2。

需要注意的是,四川与重庆均为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的抽样调查数据,四川与重庆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均超过1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值得关注的地区还有北京。2019年,北京的性别比为101.6,排名全国性别比倒数第6位,性别比趋向平衡。在2018年,北京还出现首次性别比跌破100的局面。

杨舸指出,影响性别比的因素还有受教育程度,因为在目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当中,性别比已经越来越平衡了,女性也更有机会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北京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方面是高校的数量较多,另一方面是整体也拥有受教育程度更多的人群,有可能导致了性别比更为平衡。

● 性别比失衡,找对象变得更难

目前来看,我国性别比尤其是适婚年龄性别比的失衡,对婚姻的影响较为明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在抽样调查中,天津男性与女性未婚人数的比例为2:1,也排名全国第一位。

“性别比偏高造成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对婚育的影响,这一块我们主要看适婚年龄人口和低龄人口的性别比。”杨舸说。

从适婚年龄人口和低龄人口的性别比来看,我国明显偏高,但正在逐步改善。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从年龄结构上区分:

截止到2019年,我国性别比最为失衡的年龄分别为10-14岁、15-19岁,这两个年龄阶段,性别比分别为119.10、118.39,几乎出现了1名女孩对应1.2名男孩的局面。

换句话说,我国“00”后的男女失衡局面最为突出。

而目前刚刚步入适婚年龄的20-24岁,男女失衡也较为严重,性别比达到了114.61,和25-29岁年龄段性别比106.65相比,出现明显上升。

目前来看,性别比和婚育的联系紧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在抽样调查的人数之中,天津、福建、广东和广西均出现未婚男性数量明显高于未婚女性,而这四地的性别比均超过或达到107。

杨舸指出,我国婚配并非局限在一个区域之内,单独某一个地方的性别比偏高,并不会产生明显的问题。但如果全国的出生性别比都偏高,就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

● 性别比失衡,会对心理造成变化

在不平衡的性别比例下,不光是找对象变得更难,我们如何求职、如何花钱,都会受到影响。

2012年,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作者是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商学院的Kristina M. Durante和她的合作者。

他们邀请了58名平均年龄为22.56岁女性大学生参与这项实验。研究者告诉她们这是一项记忆测验,考察她们对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的记忆程度。一半的被试看到的文章中,作者介绍了当前女性如何在大学校园中数量越来越多、男性越来越稀少;而另一半的被试读到的文章中“man”和“woman”被调换,人们读到男性队伍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庞大,而女性越来越少。

“女多男少”组实验材料

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作者告诉被试,这是一项考察长期记忆能力的测验,因此,在回答文章相关问题之前,她们需要回答一些其他无关的问题,例如“对你来说,未来是家庭重要还是职业更重要?”“你未来更希望和孩子们度过有意义的时光还是拥有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你更希望拥有一个运转良好的家庭还是选择在职场上挥洒你的职业潜能?”这些题项反映了当下女性普遍面临的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矛盾,人们从1-9表达自己的意愿,1代表家庭优先,9则表明职业发展优先。

为了理解为什么男女比例会影响女性的职业偏好,作者还询问了人们对婚恋市场的评估“你是否觉得找到人结婚很难?”“你是否觉得找到一个喜欢的人会面临很多竞争?”以及对求职市场的态度“对你来说,找到一个好工作是否很难?”“为了得到一份好工作我需要和很多人竞争”。

结果发现,当女性意识到校园里的男女比例表现出女多男少时,人们更多地将工作放在了优先位置(M=5.39);而当女性意识到校园里男多女少时,人们对工作的重视明显降低了(M=4.30)。而且,这两组被试在对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上的区别不是因为人们觉得求职市场上的男性更少了,求职的阻力更小了,而是因为女性觉得:以目前的男女比例来看,找到合适的对象很难!

研究结果:面对稀缺的男性,女性会意识到婚恋市场的竞争,选择优先职业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写道:“因为她爱着男子,故而爱着生命”。这样的描述放在男少女多的当代社会恐怕已不再成立。婚恋、家庭并不是女性生命的全部。与其参与那些无谓的竞争,为男性争风吃醋,不如女儿当自强,好好儿工作,闯出自己的天地。

Sex and the city 剧照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想:这项研究的参与者都是女性,当男性生活在一片“僧多肉少”的环境里,他们也会选择放弃家庭,转而投身于事业吗?答案并不是如此。

就在这篇文章发表的上个月,JPSP上刊登了另一篇文章,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Vladas Griskevicius和合作者研究了男性的财务决策如何被环境中性别比例所影响。

他们邀请了99个大学生(其中男性46人)参与实验。

实验第一部分和上述研究一样,一半的被试阅读一篇“男多女少”的文章,另一半的被试则读到“女多男少”的文章;

接着,他们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假设现在开始你的第一份工作,你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有2000美元,你的衣食住行、娱乐等所有开支都从这2000美元中使用,那么,(1)你打算每个月拿出多少钱来存进银行?(2)在各种花费后,你可能所剩无几,面对一些较大的开销,你打算每个月把多少开销用于信用卡支付?即你打算每个月借多少钱用于消费?”

结果发现:在“女多男少”组,男性计划每月存150美元,但是,在了解到“男多女少”后,男性存钱的数量显著降低,平均回答为87美元。相反,在刷信用卡超前消费这个问题上,如果男性生活在一个“男性少于女性”的环境中,男性计划每个月借钱37美元;而当他们生活在一个“男性数量更大”的环境中时,他们认为自己每个月要借68美元。因此,环境中男性数量相比女性数量的上升会使男性把更少的钱放到银行,借更多的钱用于消费。而这种性别比例的变化对女性存钱、借钱的意愿均没有影响。

研究结果:在男多女少的情况下,男性较少地为未来存钱,且更多地借钱花在当下

不再存钱、为了当下的消费不惜借债,这显然是一种关注当下、不够长远的表现。可是,作者解释道,男性这样的行为实属无奈之举:男性多,女性少,这意味着男性在寻找另一半时会面临更强烈的竞争。为了确保自己不被自然界淘汰,获得幸福美满的家庭,男性只好多刷卡、多买奢侈品,彰显自己的别样魅力了。

这样看来,同样面对竞争加剧的婚恋市场,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解决策略:男性选择迎难而上,女性则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职场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就。

编辑 陈晓玲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