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仪式现场。
核心提示:
12月10日上午,伴随一阵欢呼声,位于宝安区航城街道境内的一处垂直井内的最后三根支护桩被盾构机碾碎推倒。这标志着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二期)取得阶段性战果——首台盾构隧洞顺利贯通!
作为保护宝安、光明两区700万人口“生命之源”的重要民生工程,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简称“铁石水质保障工程”)一直备受关注。建设生态堤,“切断”不达标水体与水库的联系;采用“隧洞+生态库”模式,从而避免受污染的雨水影响饮用水水质……宝安区水务局在推进项目进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具有先行示范效应的工程方案,一系列“首创”破解了都市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源保护难题。
破解深圳西部“水缸”保护难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净为本。
由于陆域范围没有大型河流、大型天然水库或湖泊,海滨之城深圳可饮用水资源量严重缺乏。作为深圳西部重要饮用水源,位于宝安区境内的铁岗水库和石岩水库哺育着宝安和光明区近700万居民。
为了保护深圳西部“水缸”,深圳市委市政府在1992年划定了铁岗水库、石岩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是,水源保护区内建成区比例高,更有超过82万常住人口在此生产生活,水质依旧难以得到保障。
如何让居民喝上更安全的放心水?2018年,被列为深圳市重点工程项目的铁石水质保障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主要是修建清水截流沟及修建河口生态库,以此来实现饮用水水库与入库河流及河口生态库的物理隔离,进而实现生态区达标清水与建成区未达标雨水或河水的清“污”分流。
在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宝安区水务局屡破进场施工等难题,强势推进该工程的落地。目前,总体工程进度已达50%。
功夫不负有人心,随着“水缸”保护工程的推进实施,现已初步发挥效应。宝安区生态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铁岗-石岩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水,其中铁岗水库有2个月达到Ⅰ类水,相比2016-2018年期间两座水库长期处在Ⅲ类水边缘的情况,深圳西部“水缸”水质明显好转。可以想见,待工程完工后将以更高标准保护水库水资源,进而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饮用水源。
据介绍,项目完成后,经水源保护区调准,建成区现有企业将得以保留,并且建成区土地可以通过城市更新得以利用。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将建成如湿地生态、九围龙舟赛道等多元化场所,为宝安发展增色添彩,助力宝安区打造以生态核心区为内环、生活活动区为中环、产业生产区为外环的“未来环”发展格局。
盾构机贯穿瞬间。
生态“隔绝带”将成市民亲水休闲带
如何防止不达标水体进入主库,从而保障石岩水库水质?这是铁石水质保障工程一期面临的最大难题。
宝安交出的答卷,是建设石岩河口生态库。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堤、清淤、钻石山墓园截流沟和库区生态绿化等。该生态库建成后将石岩建成区流域范围内不达标的雨水与饮用水水源进行隔离,控制集雨面积约26平方千米。这种通过建设生态堤切断不达标水体与水库的联系,为更优质的饮水资源提供坚实保障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创,为都市型饮用水水库水质保护提供新范例。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首次采用50年一遇降雨标准设计建设生态库,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设防标准,一项工程同时统筹解决了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治理问题,属全国首次。
库区生态修复与库区碧道建设同步开展,是石岩河口生态库的另一大创新特色。据相关人士介绍,通过水质保障、生态修复、生态共享三大策略,未来这里将建成深圳市面积最广、库容最大、生态系统最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最彻底的都市型河口湿地公园,为周边市民提供一个水清岸绿、休闲宜居的生态环境。
通过补水、库底地形塑造植草沟等措施,增加水动力、增强水循环,可以保障库区水质,为动物栖息及人类活动提供良好的水生态环境;通过修复水生动植物、鸟类、陆生动植物、微生物的循环生态系统,建立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建设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休闲娱乐空间、科普教育空间、慢行游憩空间等,让人们在绿荫中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了解,项目二期工程还规划了九围河口生态库,可对九围河、西乡河及铁排河进行补水,保障水位及生态环境的稳定,并在九围河口设置表流湿地,营造生态植物岛,对生态库水质进行净化。通过水源涵养工程,进行对林地的生态修复,形成特色的林下漫步空间。此外,通过对库容开挖后的库岸,也会进行生态修复,结合新开挖的库岸设置亲水步道、水上步道等休闲措施,打造活力运动区。九围河口生态库远期将结合规划,可望打造成宝安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并打造大湾区最核心的研发基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多元交融创新的生态系统典范。
“隧洞+生态库”隔绝模式全国首创
“如何避免雨季时受到污染的雨水流入水源保护区?”这是二期工程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为此,铁石水质保障工程二期采用隧洞盾构+矿山法综合施工工艺,成规模地建设水务隧洞,用隧洞将受污染雨水与水源地隔绝开。将隧洞盾构工艺用在水务工程里,这种“隧洞+生态库”的思路,在国内属于首创。统筹解决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治理问题,在全国水务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据介绍,二期工程主要包含应人石河口生态库、九围河口生态库、应人石河口-九围河口生态库连通管(涵)工程、铁岗排出隧洞工程、水源保护区覆绿工程等5个子项,将建设两段长度共8公里的隧洞以及两个调蓄库容共406万立方米的生态库。
截至目前,铁石二期完成形象进度67%,预计2021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届时,铁岗、石岩水库水质将进一步提升,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以上水质,力争常态达到地表水Ⅰ类。生态库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Ⅳ类,力争达到地表水Ⅲ类,可以作为河流流域补水的重要水源,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提升。
据专家介绍,放眼全世界范围内,在这样人口密集的湾区城市进行水库改造的案例少之又少,铁石水质保障工程摸索出了一套具有先行示范效应的工程方案。
该工程在有效解决水库13条入库支流面源污染问题、保障和改善2座饮用水水库水质的同时,为片区经济再腾飞构建了新发展格局,未来将直接惠及700万宝安区及部分光明区市民,真正做到了“让保护更严格 让发展更充分”。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