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宝安区第四届“我是最美交通人”大型评选活动候选交通人​

宝安日报记者 郑思韵/文 宋璐/图
2020-12-10 19:01
摘要

宝安区开展第四届“我是最美交通人”大型评选活动。

“四勤”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刘利平: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 驻局安全专家

刘利平检查小散工程

“作为安全督查员,工作再辛苦也是没有成绩的,一旦出事故就是责任。”自1986年成为首批获得国家质量安全资格认证的技术人才后,刘利平身上便时刻扛着一个“高压包”,他深知从事安全管理和督查工作没有99分,只有满分100分。

今年10月12日起,作为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驻局安全专家,刘利平被安排到宝安区安全消防安全生产联合巡查督查专项组工作,连同区住建局、水务局等安全专家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密集式安全排查,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宝安区内的市政工程、区水务工程、小散工程、危房建筑等。“有时一天要走访三十个检查点,虽时间紧迫,但在安全检查面前一定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今年57岁的刘利平常笑说自己是个行业“老家伙”,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腿勤、嘴勤、眼勤、脑勤”,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刘利平解释,腿勤即要多走访不同点,一个点多次去,“反复抓、抓反复”;嘴勤,即发现问题直接当面讲,敢于动真碰硬,并指导正确、有效的实践做法;眼勤,即在检查中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多查看安全台账,确保安全管理可追溯、过程可监控;脑勤,即对监督检查出的问题要进行归类分析,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源,通过“安全隐患联想法”对比同类企业、同类问题发生的概率、时段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意见或建议。

近三年来,刘利平以驻局安全专家身份,着眼于宝安交通运输企业制度、作业规程、施工安检等细处监管,以对隐患和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命”字在心、“严”字当头,敢抓敢管,深入现场,督促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宝安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坚持一丝不苟 筑起防疫“数据防线”

朱丽莉: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港货管理所 协管员

朱丽莉整理防疫信息数据

每天看10多张报表,关注20多个微信工作群,与宝安区监管的15家港航企业对接,其中港口码头企业4家、港口服务单位3家、水路运输企业3家、水路运输辅助业2家、弃土外运临时装船点企业3家,负责企业日常监管、安全台账管理、企业应急预案资料审核……一系列的数据和材料,足以体现这个岗位工作人员的“锱铢必较”。学习国际货运专业的朱丽莉正是这个岗位的一员。上大学时,朱丽莉还认为自己是个大大咧咧的小女孩,进入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港货管理所工作仅一年多的时间,她便发现自己成长了,因为经她手整理的各种数据和材料,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1月23日晚,正在单位宿舍整理行李的朱丽莉接到上级通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现部门需每天收集机场客运码头和宝安机场疫情防控数据,并整理报送。朱丽莉没有丝毫犹豫,马上放弃回老家过年的计划,主动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至今,朱丽莉已担任防疫信息数据整理报送工作整整十个月。她每天认真筛查、整理涉疫信息,对繁琐的数据逐一核查登记、分析,严防丝毫疏漏,为宝安区港口板块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朱丽莉既能当“数据分析师”,又能戴上口罩直奔防疫现场,在疫情较严重时期,她跟随领导到机场客运码头现场检查各企业落实清洁消毒、检测排查和隔离留观等防控应对措施落实情况,妥善记录好各人员发热事件。

朱丽莉说:“数据反映的是事实,服务的是防控。信息统计精准与否事关关口疫情防控工作成败。”在朱丽莉的意识里,每一个数据都是一份责任,她要练就的本领是对所有数据和材料做到了然于胸、有据可查。进入宝安交通行业一年多时间,她已从稚嫩女孩,成长为一名有着一丝不苟、高度负责工作作风的新时代交通人。

抗疫一线巾帼不让须眉

刘含陵: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石岩管理所 公务员

刘含陵排查道路病害

刘含陵,曾是一名24小时待命的公安女干警,2018年正式进入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石岩管理所,成为一名新交通人。短短两年内,她迅速完成了角色转变,在辖区道路巡查、行业安全指导、执法检查、走访社区、交通整治宣传、企业约谈等地方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工作中的她,没有张扬浮躁,没有矫揉造作,只有对事业的执着、对工作的担当。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为了做好对疫情防控阻击战救护一线的支援,刘含陵,这位曾经的女干警,巾帼不让须眉,坚持时时处处做表率,日日坚守在基层交通一线。1月20日,刘含陵儿子因病刚动完手术,婆婆也准备安排癌症手术后的化疗事宜。刘含陵与丈夫本希望能多照顾家人,却在不久后同时接到通知,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春节期间不得离深。婆婆因此无法前往更好的医院做后续治疗。面对两难境地,刘含陵没有丝毫退缩,她舍小家顾大家,把孩子托付给婆婆后,立即赶赴石岩汽车站等地参与防疫工作。疫情初期,因防疫用品紧缺,戴上棉质口罩的刘含陵直接上岗,同时肩负信息员、防疫员和宣传员三个角色,每天收集一线数据、图片资料、交通防疫需求,对接车站、社区做好交通防疫措施宣传和物资保障,同时以笔战疫,记录一线交通人的担当与无畏。

刘含陵感叹:“今年是真的难,但我鼓励自己必须做好这个基层‘杂家’。”在疫情防控初见成效后,3月到7月,刘含陵积极配合街道、社区,投身到落实《2020年交通安全“宝九条”》中关于封闭隐患路口的工作上,每天走访社区,耐心做好路口周边商铺、市民的思想工作,主动宣传在交通组织设置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有一定冲突时,坚持安全第一的科学出行理念,确保隐患路口整治得到理解支持。2020年,在宝安区完成的100个隐患路口治理中,石岩片区占了51个,这其中离不开刘含陵的付出。

执勤一线 一碗泡面就很香

隆葛成: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宝安大队 执法员

隆葛成为返深司机测量体温

黑夜里,一辆黑色的湖北返深轿车的车身落满了密集的雨点,站在它旁边的是一位身穿反光衣的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宝安大队执法员,一顶执勤帽、一个口罩成为了他的“雨具”;在他身后立着一块红色的宣传板,黄色字体清晰地印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一幕被刚完成交接班工作的执法员隆葛成用手机记录下来,这张让镜头内外执法员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珍贵照片,亦在2020年宝安区“众志成城 共抗疫情”摄影比赛中获奖。

“从今年1月开始,我们经受着重重考验,回看手机里的抗疫照片,至今仍感慨万千。”隆葛成说道。作为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宝安大队一名一线执法员,隆葛成曾长期在松岗辖区工作。1月10日,他如往年一样开始在洪桥头春运点值守,检查出深客车乘客的车票、行李以及车辆证件等,一直坚守到除夕当天下午6点。1月25日15时,隆葛成接到防疫紧急通知,在深执法员需马上协助筹建松安防疫检查点。“当时我们几乎是与时间赛跑,晚上12点前必须完成筹备工作。”隆葛成说,因时间紧,防疫标牌都只能临时用纸张打印,贴在普通执法标牌上。当晚上12点的钟声敲响,隆葛成又马上从筹备人员转变为防疫人员,站在他熟悉的春运执勤点对面马路,进入另一场战疫。在防疫检查点设置之初,有大量车辆返深。在工作人员对车辆登记过程中,有些不配合的司乘人员下车要求优先登记。隆葛成不惧感染风险,立刻上前安抚这些来深人员,让他们上车配合接受测温登记,以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连续的防疫夜班执勤,伴随隆葛成的永远是一瓶清水、一碗泡面。“冷风中,寒夜里,我们战疫兄弟虽然没有丰盛的开年饭,但一碗泡面就充满了能量,真香。”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彭健雄

(作者:宝安日报记者 郑思韵/文 宋璐/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