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记忆。在台北市万华区,有一座红砖八角楼——西门红楼,日本殖民时期是“西门市场”。如今,当历史和创意相遇,西门红楼成功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沉淀在这座古迹上的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红砖八角楼与周边繁华街区格格不入,但却独领风骚。
2007年起,由台北市文化基金会管理, 开辟了西门红楼16工房,由该馆自营并定调为西门红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共设计出22个独立空间,这就是文创孵梦基地。
这里利用展览和贩售双轨并行的方式形成创意聚落。据工作人员介绍,每一间创意商铺,都经过竞争激烈的评选才能入驻。评选每年一次,没有新创意新作品,会被淘汰。目前已有7大文化创意生力军正式加入西门红楼大家庭。
走进西门红楼,旧时店铺卖的老式打字机、洋线、算盘、水烟袋……让人怀旧之感油然而生。而这也正是台湾人口中的“古早味”。红楼一层经营咖啡厅及台湾特色商品。二楼定期上演相声、戏曲、舞台剧、音乐会等活动,着力发展创意视觉艺术。
PICO BABY的创办人罗成雄,在2010年成功被台北市文化基金会选入西门红楼的文化创意孵梦基地。原本是百货策展专业人员罗成雄,对创意生活充满兴趣。一些被废弃的电子零件,在他的设计下,变成一只只小巧可爱的机器人。它们或是大眼睛大耳朵的王子大兵,或是帅气的法兰奇骑兵。有的被做成项链耳环,也可做成摆件挂饰。罗成雄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的PICO BABY已经成立一支创意团队,陆续打入北京、上海、香港、东京市场,拥有一批忠实粉丝。
台湾文创源于生活。琉璃设计的“理想国”、创意用品的“剪刀兔本铺”、怀旧小屋的“自做自售创意供卖局”……16工房每一间创意商铺,总是吸引很多市民游客。 西门红楼主打“草根”路线,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每到周末的创意集市,就是一个完全属于创意的实验区。
创意集市更像一个交流会,容纳百来个摊铺。从早到晚,人流不息,热闹不已。任何一个有创意想法的人都可以来,无需评选。工作人员只把关类别和数量。很多怀揣着创意梦想的年轻人,都把这里当做初入市场的平台,一展才华,交流心得。配合创意集市,台北文化基金会每月策划主题系列活动,如运动市集、意大利市集、热音市集等,丰富假日气氛。
西门红楼不如台北华山创意园区那般高端,聚集名家。也不如松山创意园那般诗意,吸纳豪杰。但,西门红楼着力扶持本土创意团队,持续为台北文创发展注入新活力。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