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品安全知识科普到家庭过期药品回收,从特殊群体用药咨询指导到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从社区资源链接到平台资源整合,从保障居民用药安全到提升幸福感,从激活服务对象潜能到平台为时代赋能,从改善健康到改变未来……历经5年的实践创新,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已经成为了守护深圳市民用药安全的品牌民生服务。
药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创全国之先河,率先在药品安全服务中融入社会工作元素,2015年开始依托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共同打造“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实现了全国首个“党建引领、政社协同、跨专业合作、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药品安全服务模式。
经过5年来的探索发展,“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已经覆盖全市642个社区的670个项目点,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联合6家行业组织和45家社工服务机构,共开展3027个个案服务、2441个小组、3506场宣传活动及专业咨询,走访家庭74541户,对47016位特殊用药需求者建立档案,累计服务近400万人次。项目以标准的服务流程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及广泛的资源整合,打造了“安全用药指导、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特殊用药群体的个案服务、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一体化的服务平台,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社区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参考,开创了社区药品安全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2020年12月9日,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总结会在深圳博林圣海伦酒店召开。会上,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发布了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成效调研报告,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涌现的典型服务案例进行了表彰,对在项目中提供优质药品安全服务的合作单位、优秀药师、优秀志愿者团队等进行了致谢。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食药总监王利锋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暖心服务!多方联动守护市民用药安全
用药安全需求是社区居民非常重要的需求,并覆盖社区所有群体,对慢性病患者、残障者、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而言,这一需求更为迫切和重要。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正是发掘了居民的用药安全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用药意识,通过共同参与来解决社区居民用药安全的相关难题。
项目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手法,同时融入专业药师、医师、心理咨询师、环保专业人士、志愿者等多元力量,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帕金森病等慢性疾病群体为重点,通过开展社区过期药品回收、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和特殊群体用药指导等活动,促进重点人群合理用药,全面保障社区居民用药安全。
通过借助专业社会组织的力量,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一方面关注特殊人群用药指导、情绪安抚、心理辅导服务,一方面和学校、社区共同开展远离药物成瘾及毒品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对成瘾性药物的认识,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成瘾。同时,项目还通过社区健康知识讲座及合理用药咨询,提高居民用药科学知识和药品质量识别能力。
家住四季花城社区的许阿姨(化名),患有糖尿病和眼疾,高龄独居,缺乏家人陪伴,年轻时兴趣爱好较多,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力不从心。社工链接社区资源,定时对许阿姨进行血糖监控,并进行血糖控制和饮食禁忌辅导。接受服务后,许阿姨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心态与精神得到恢复,社工运用增能手法,鼓励许阿姨加入药品安全项目乐享园艺社团,发挥文艺表演特长。许阿姨先后进行各种表演10余场,并代表社区党委收获养老院锦旗,获得电视媒体报道,成为了社团骨干。许阿姨坦言虽然自己已经80多了,但还能为大家提供帮助、觉得自己还年轻,能活到100岁,生活越来越有价值。
▌效果显著!持续回收家庭过期药品降低潜在危害
药品是家庭生活常备物品,但过期的药品属于典型的有害垃圾,有统计显示,过半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过期药品的习惯,而且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家庭过期药品,常常随着生活垃圾一起丢弃。过期药品如果被药贩子收走,可能会流入农村地区或者非法医疗机构,后果严重;如果直接填埋处理或者冲入下水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依托全市庞大的社工力量,在全市设置统一药品回收箱及回收工具,并规范药箱摆放位置和回收药品的封装标准,由专人管理、专人运输、专人处理。通过过期药品回收线上追溯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更新回收状态,流程直观可视,责任到人。此外,居民也可以通过此功能,查看该批次药品的回收进度,对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目前,过期药品回收工作已覆盖全市各个社区,并通过二维码实现了全流程跟踪和线上办公监管,有效防止了过期失效药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
▌有益探索!践行药品安全服务社会共治新路径
社区药品安全服务是专业性极强的一项工作,涉及社会工作、药学、心理咨询、低碳环保回收等多专业、多领域的社会组织,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依靠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及多类医药行业组织,将“助人自助”的专业服务理念和保障药品安全的方针相结合,打造“买药安全、用药科学、过期药品回收一体化”的服务平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医药机构、药物成瘾防治机构、环保机构和广大志愿者组织,为社区居民编织药品安全服务网。
为保障项目服务的专业性和可靠性,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专业服务,深圳市会工作者协会作为项目统筹方,组织深圳市药师协会、广东深圳医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深圳市医药商业协会、深圳市药学会、深圳市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深圳市绿果果低碳环保志愿服务协会等6家专业社会组织,以及45家社工服务机构,在全市642个社区(670个项目服务点),开展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并提供情绪疏导、心理辅导服务、社区药品安全讲座及宣传、合理用药咨询等活动,在学校开展青少年远离药物滥用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相关服务档案,并及时在线录入社区服务记录,报送服务数据。
同时,居民参与也是该项目的特色之一,项目通过招募安全用药志愿者的方式,发动居民加入,再由项目组对志愿者进行基础培训,使之具备服务的基本素质。药品安全志愿者服务队的组建,消除了部分居民对于专业药师的疑虑和抗拒,为不便前来回收点投放过期药品的居民安排上门回收服务、入户探访等,力求实现药品安全服务在社区的全覆盖化和全民动员。通过社工、志愿者、社区居民等多元群体的参与,推动包括社会组织、物业、企业、社康等社区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到社区药品安全服务中,由政府部门主导推动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的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项目,是实践社会共治的一次有意义的积极探索。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药品安全服务效能,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会同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与深圳市社工协会,共同制订了《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系列规范,并于2019年1月28日正式发布。该文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将“标准化”概念引入社区药品安全服务工作,文件包括建档规范、走访规范、个案管理服务规范、小组服务规范、讲座规范、外展宣传活动规范、科普资料制作规范、志愿者服务规范、机构合作规范等9个部分,对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的多项主要工作做了规范化要求。
同时,为了提升项目管理效能及社会组织管理能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为项目建立起了信息化系统,实现了项目“互联网+社区服务”管理方式。信息化系统面向所有服务提供者,包括社会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环保专业人士和志愿者等,系统不仅允许不同专业人员之间共享服务对象的特定信息,而且为不同的参与者创建了清晰的任务和工作流程,使项目实现了全方位提升。
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开展实施5年来,各方资源与团队已扎根社区,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接下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工程将以更加优质精专的服务,全力守护深圳市民的用药安全,在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标杆中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编辑 姚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