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走进教育,诗意传遍校园。学习古诗词不一定要坐在教室里吟诵,也可以一边逛花园一边就把《诗经》《楚辞》学了,这样的课堂如今就出现在了罗湖区的深圳市洪湖小学。
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自然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的平台,12月7日下午,在洪湖小学校园内的“诗经花园”和“楚辞花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植物认知与挂牌活动。项目营造团队、25名学生、科学组教师代表、家长义工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这是继上个月开展“花园台阶”设计活动之后,洪湖小学与罗湖区城管部门合作开展的又一次有意义的家校社共建活动。
幽兰、浮萍、桢、菅、桑……这些曾经在《诗经》《楚辞》中出现过的植物,如今都出现在深圳市洪湖小学的“诗经、楚辞花园”中了!据悉,“诗经、楚辞花园”里共种植了近40种《诗经》《楚辞》中的植物,未来还会陆续增加栽培。
洪湖小学的“诗经、楚辞花园”是罗湖区社区共建花园之一,在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的协助下,25名洪湖学子参与建设,从选花、栽培到花园布置,协力将“诗经、楚辞花园”打造成一个自然与文化和谐相融的绿色空间。
活动开始,不同年级和班级的25名参与工作坊的学生齐聚在教室内,“诗经、楚辞花园”的设计师黄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诗经、楚辞两个花园,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花园建造的过程,并发布了本次活动的任务。老师将植物牌分发给每一位学生,25名同学分为了“诗经花园”(A组)和“楚辞花园”(B组)两个组别。
接着,两个小组由老师带领,分别在两个花园中活动,寻找对应的植物并插牌子,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了解植物的名称、科属、习性。“这是苕,现在人们称它为凌霄花,苕之华,芸其黄矣……”同学们围聚在一起,眼睛都直直地盯着老师,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解,有的同学还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记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在老师讲解完之后,活动的下一项是花园互访,所有人聚集在“诗经花园”,A组同学在自己负责的植物面前,依次为大家讲解。
活动最后,老师和学生代表为两个花园挂上花园名牌,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而诗经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本次活动实现了传统文学与自然教育融合,让洪湖学子浸润在花草虫木的自然氛围中,他们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情感悟,小小树苗正在洪湖这片天地之下不断茁壮成长!
毗邻洪湖公园的深圳市洪湖小学,以荷花的高洁品质贯穿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中,“以荷立品、以和善行、以合共赢、以核育能”,培养“人荷共美,品能兼长”的好少年。其中以合共赢,即搭建家校社的共育平台。洪湖小学的课堂从校内走向校外,延伸到公园,联动家庭和社区,促进了家长的教育方式的转变,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谐。
(来源:晶报APP)
编辑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