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了!志愿广东这场12.5小时在线直播吸引超200万网友观看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岳青
2020-12-07 16:35
摘要

在广东,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直播某平台弹幕页面

12月5日是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由团省委主办,省志愿者联合会、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承办的“因为有你 才了不起”志愿广东12.5小时在线直播在广州西瓜剧场举行,线上通过哔哩哔哩、新浪、抖音、触电新闻、花城+等主流直播平台同步播出。该直播为广东首个播出时间最长的、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在线直播,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弘扬志愿精神、传播志愿文化探索了新方式、新载体。12.5小时的直播当中,超过200万网友参与观看,为志愿者点赞、向志愿者致敬。“志愿者有排面”、“为志愿服务打call”、“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等弹幕评论在直播间刷屏。

数据显示,全省实名登记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1311万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达12.6万个,累计提供服务时长超6亿。平均每10个广东人就有1个实名注册的志愿者。特别是近2年平均每年新增志愿者超过200万,每年新增志愿服务时长近2亿小时。

在广东,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直播主办单位专门邀请了从事不同行业、领域的志愿服务亲历者来到现场,站在他们的人生视角,讲述他们与“志愿”的故事。

作为青年研究学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廉思认为,青年时期的志愿经历会形成集体记忆,深深地嵌入到青年未来的人生当中,进而影响青年一生的价值观和行为逻辑。志愿工作正是打通不同青年群体的“玻璃幕墙”,是不同青年群体的“通用语言”,是击穿所有社会阶层的“巴比伦塔”,让人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熠熠闪光。

香港籍、团中央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明伟杰

来自香港的志愿者、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明伟杰,和学生们成立了一支100多人来自3个国家、61个城市的疫情防控科普青年志愿服务队,向大众多维度科普疫情防控知识,发挥青年力量。他说,短短几个小时队伍壮大到100多个人的那一刻,可以说是他到现在为止,人生中最为感动的事情之一。

布依族女歌手王兴飞

布依族女歌手王兴飞是《一个名字叫“喂”的女人》事件中一位平凡的志愿者。故事中,寻亲35年的良阿姨,最终在布依族同胞们和志愿者们的帮助下,通过辨识母语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她说,以前,我因英雄伟大而崇拜,现在,我也惊叹平凡人的力量。所谓志愿者,不过就是平凡人把不平凡的重任扛在了肩上,通过接力去达成不可能。

而在直播间外,广东全省用各种方式致敬志愿者。广州、深圳、佛山、汕头、肇庆、中山等地市以及暨南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汕头大学等多个高校以志愿者嘉许典礼、校园志愿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庆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

编辑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岳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