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文旅志愿项目在中山汇集!这场盛会为志愿者喝彩

南方日报 南方+
2020-12-06 23:10
摘要

12月5日晚,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在中山举行。

直播回顾:全国首次!这场文旅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在中山举行

12月5日晚,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在中山举行。今年,文化和旅游部首次举办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从全国申报的286个项目中评出141个获奖项目,其中部分优秀项目在中山进行现场集中展示,展现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美好风采。活动分“使命”“温暖”责任“三个篇章,以“颁奖典礼+展示+访谈+文艺演出”的形式进行。

【序曲】

由广东歌舞剧院带来的歌舞表演《我们都是追梦人》揭开了活动的序幕。

歌舞表演后,与会领导嘉宾为本次大赛一、二等奖,最佳组织奖颁奖。文化和旅游部从286个项目中评选出一等奖15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45个,入围奖51个、最佳组织奖5个。以下为一、二等奖,最佳组织奖获奖名单:

【上篇:使命】

活动中展示了获奖的部分优秀项目,项目代表一一上台介绍。

第一个展示的是“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项目。该项目由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国家艺术院团的艺术家联合央视总台知名主持人、明星艺人等百余人担任文化志愿者,推出了8场大型融合媒体直播节目,高质量推介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7省(区)52个国家级贫困县文化旅游资源,助力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

活动第二个展示的项目是武汉旅游志愿服务总队服务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复苏项目。庚子岁首,疫情突袭。我国遭遇空前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月23日,为护国人,武汉封锁城门。在封城的76个日夜,武汉文化旅游志愿们迅速集结、挺身而出,捐善款、筹物资、守方舱、保社区。4月8日武汉解封,大城重启。他们又以满腔热情、昂扬斗志投入到加快推进行业复苏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今年以来,武汉旅游志愿者共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活动62场,服务特殊群众、抗疫英雄、各地游客达2108.5万人次(11次云上服务1777.9万人,51次现场330.6万人,服务一线抗疫家庭135个)。

本次大赛中, “山与海的对唱,乌蒙山的文化慕课”——中山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文化扶贫项目获得了大赛一等奖。该项目代表上台介绍,2019年,中山市文化馆与昭通市文化馆结成友好帮扶关系,开展项目以“数字文化精准扶贫”的理念,通过开展数字文化资源共享、线上直播开展文化活动、线上直播带货慕课、中昭两地艺术展览交流活动、文化慕课线下交流活动。项目服务昭通市县12个文化馆,146个文化站,4所援建学校,接受服务对象10000余人次。

同样获得大赛一等奖的还有由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文旅志愿服务群文支队启动的“播撒艺术的种子”贫困山区留守儿童艺术培训项目。“播撒”活动以边远山区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以艺术培训、文艺演出、展演展览为载体,通过对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开展艺术帮扶的形式,创立农村、学校和特殊群体的文化志愿服务新模式,把文化志愿服务融入每一个环节,充分展示文化人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责任和担当。

盲人能否看电影?本次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心之光”视障读者无障碍服务项目,让这一想法变成现实。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成立于2012年5月20日,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集无障碍设施和残障人读物为一体的图书馆。借助残障人图书馆无障碍影院平台,残障人图书馆和志愿者共同推出“心之光”视障读者无障碍服务项目。项目为盲人讲电影是指在保留观看电影对白的同时,通过增补大量配音解说的方式,用恰当、精炼的语言将电影的背景画面、人物形象、肢体动作、内心活动讲述清楚,使视障人士能够更完整的了解电影内容。这让盲人看电影的奢望变成现实。

以往的很多亲子志愿服务,主要是以家长为主。吉林省图书馆另辟蹊径。为帮助未成年人了解图书馆相关业务知识,并在服务他人的志愿工作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吉林省图书馆自2006年便开始举办“小图书管理员”活动,2016年活动升级为“亲子图书管理员”活动。通过招募亲子图书管理员的方式,让读者服务读者,提升服务质量的目的,无论是被服务人员还是志愿者都能从中获益。被服务人员多为图书馆日常读者,他们在亲子图书管理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可学会使用检索机、自助借还机,了解阅览室相关规章制度,更有效的利用图书馆。

中山市文化馆、中山火炬歌舞团带来歌舞《浪漫是个茶叶蛋》。

【下篇:责任】

2008年上海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发起了名为“‘红喇叭’小小讲解员”的志愿服务项目,由讲解员大哥哥大姐姐指导、培训中小学生为来馆观众介绍一大会址,十多年来已有21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近两年,来中共一大会址参观的青少年人数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高。2019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该项目的基础上,策划推出青少年公益研学项目:“话说一大:听00后讲建党故事”,引导带领中小学生开展校外学习和社会实践,让孩子们在建党“大历史”面前不再只是听众,他们自己也可以成为讲述者。该项目荣获大赛一等奖。

由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赵聪带来琵琶演奏《新编十面埋伏》。

广东省文化馆在“广东省文化馆之友”志愿者团队基础上组建广东公共数字文化志愿服务队,重点打造数字文化服务品牌项目“美好生活”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服务推广活动。项目志愿者上台介绍,三年来,该项目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为广大社区群众提供了“数字影院”“艺术公社”“周末学堂”“活动配送”等200多场综合性公共数字文化志愿服务,600多位数字文化志愿者累计提供超过3万小时志愿服务,惠及群众约200万人次。

由中山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艺术团、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广东联盟带来街舞表演《三叔公》。

中国交响乐团文艺志愿服务团队重庆市南岸区基层志愿帮扶活动项目,也获得了许多现场观众的掌声。2010年,中国交响乐团在重庆市南岸区建立“国家艺术院团基层联系点”,成立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与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重庆特殊教育中心(盲童学校)开展起“结对子、种文化”的文化帮扶活动。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交响乐团艺术家十进重庆市南岸,指导当地的帮扶乐团排练演出,让艺术之花放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现场专家点评。

由广东歌舞剧院带来舞蹈,中国煤矿文公团演员王聆燕演唱的歌舞表演《春雨润万家》。

全体演员合唱《歌唱祖国》。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