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第六届2020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智慧公路主题赛决赛暨智慧公路大讲坛在广州落幕。最终,来自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上海中交海德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袂打造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公路能见度监测与团雾实时感知系统》项目斩获大奖。
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精彩纷呈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始于2016年的智慧公路主题赛,已经连续举办五届。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工作严峻,从前期筹办、赛事设计、策划到后面推进、平台测试,大赛主办方都将疫情防控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令赛事顺利召开。随着本届赛事的落幕,智慧公路主题赛已经一跃成长为行业内的一块“金字招牌”、行业创新创业的风向标。
大赛紧扣行业政策方向,引领交通运输“新基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交通强国”、“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全球化和国际化视野,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辐射全球,汇聚各方“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资源,着力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基建”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化应用,加速推动传统公路等基础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带动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推动运输服务模式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协同治理水平,加快交通运输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
此外,为促进建设完善“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合作系统,打造全国公路感知技术创新示范推广平台,2020年的智慧公路主题赛下设交通感知AI算法专项赛。
参赛团队既有传统高速公路企业的自主创新,也有高端制造业龙头的跨界融合,更有初创科研团队的崭露头角。12月6日决赛现场,12支优秀团队的精彩路演,淬炼了技能、强化了能力,专家评委的行业级、企业级独到点评更是为大家献上了一场智慧盛宴。
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上海中交海德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袂打造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公路能见度监测与团雾实时感知系统》项目荣获一等奖。据介绍,该项目巧妙地利用现有监控视频计算道路能见度,实现了专业仪器都无法达成的效果,不仅服务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也与每一位普通民众的乘车出行息息相关。
最强大脑再创智慧公路新高度
在传统智慧公路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契合车路协同、新基建等发展方向,本届赛事创新推出了交通感知AI算法专项赛,设置了优秀算法专项大奖,取得了极好的靶向作用,让业内有意在该方向进行研究的技术团队坚定了信心、获得了展示自身的平台。
除了增设专项赛,活动还举办了智慧公路数据生产力论坛、决赛当天举行的年度智慧公路大讲坛,邀请了行业内专家分享对高速公路行业发展的思考与预判,与现场观众互动。
广东交通集团党委委员、联合电服公司董事长陈木钦谈到,交通行业从去年的撤站工程到今年的疫情影响,面临了诸多考验,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行业思考和技术导向。本届大赛顺应形势,创新增设交通感知AI算法专项赛,高度聚焦撤站后、疫情防控下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应用,所传导的“开放创新”“协同创新”订单式知识产权研发必将引领出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新生态。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伟表示,今年的项目一如既往地紧贴交通行业前沿课题——涉及基础设施监测、养护、路网运行监测与调度、联网收费、高速公路电子支付、运营管理、出行服务等。技术层面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感知、车路协同等多个方面。参赛项目,是行业发展中一个又一个有益而富有创新的大胆尝试,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智慧公路主题赛组委会主任、广东交通集团总经理刘晓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建设交通强国是我们在新时代开启的新长征,面临着一系列艰巨复杂的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心怀主题赛的创新精神,咬定“智慧交通”这座青山不放松,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