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深圳开唱!罗大佑北大分享“乡愁”感悟

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2017-12-26 16:37
摘要

罗大佑的歌声陪伴着这些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成为他们前进拼搏道路上的动力和慰藉,同时也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日前,罗大佑在北京大学举办“当年离家的年轻人”讲座,分享其对家的理解。据悉,罗大佑“当年离家的年轻人”的第二站,将于2018年1月27日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体育馆举行并将以罗大佑个人演唱会的形式呈现。


在当日讲堂上,罗大佑分享了对家的感悟:我们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家里,但却很少会去提及。可能是太过亲切的事物反而会容易被忽略掉吧,虽然如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但和家的距离也从步行变成了飞行。远离家乡的游子们,除了要克服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要克服的是地域上的差异。

离家的话题总能在不经意间引起大家的共鸣。谈及离家,罗大佑深有感触。在许多城市间辗转的生活体验让他的创作更加贴近时下心境。罗大佑的歌声陪伴着这些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成为他们前进拼搏道路上的动力和慰藉,同时也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提起“家”,讲座现场,同学们最先想到的便是《鹿港小镇》。谈及创作历程,罗大佑笑言:“在写这首歌的时候还没有到过鹿港。”爱是矛盾,但也是自我挑战,家是最小单位能找到最多爱的地方,“当年在台中念大学,刚开始回家是坐火车,父亲送到火车站在月台上面送别,才意识到父母在一天天老去,家里的电视机、木板床也变得陈旧。”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但我们没办法左右时间与时代的变化,能做的就是保护好我们内心的“鹿港小镇”。

诗人余光中先生在2012年被北大聘为驻校诗人。余光中先生上承中国文学传统,旁采西洋艺术,一生执着于艺术创新,罗大佑的另一音乐作品《乡愁四韵》便是由余光中先生的诗作谱曲而成。余光中说:罗大佑谱曲的《乡愁四韵》是一首游子不敢轻易打开的“楚歌”。

现场提及余光中先生,罗大佑的思绪仿佛也飘回到了当年初读《乡愁四韵》的时刻。罗大佑在大二的时候看到这首诗深受感触,所以便谱了曲:“乡愁是大家平时不会讲出来,但却是太重要的一件事。”当我们离开家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自己已经离开家了,也许以后很少或者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了。但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家”一定不是牵绊的代名词,而是坚实的后盾——一个无论你何时回头,都默默守护在身后的地方。

罗大佑对于幸福和快乐的定义则是:“幸福往往是不需要笑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快乐则是随时随地的开怀大笑。”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