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会丨古人雅集 君子同道

寄荃堂微信公众号
2020-12-04 12:27
摘要

古人雅集 君子同道

好风相从》图录编辑杀青之际,我在北京给主编陈浩先生写了一封信,“强烈要求”他写篇后记,讲讲发起和策划这次以寄荃堂朋友圈为主体的“全国性”展览的来龙去脉——他很快写好这篇文章,今天推送给各地堂友瞧瞧,权作《好风相从》闭幕前一日的特殊“后记”。

——侯军

感时,感君。感谢,感动!

——刘学仁

谢谢荃斋兄雅意!已转发,从展览各种反响看,当初定这个展览名称比较适合,无论书画作者还是寄荃堂堂友乃至各地观众皆因“好风”而“相从”也!

——陈浩

好风未落幕, 相从齐聚来!

——何式昱

毋庸置疑,确实如卢丰先生所言“有着非凡的意义”!我觉得可称之为一种“寄荃堂现象”,它是当今诸多纷繁文化现象中的一股清流。 寄荃堂,营造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生态环境,这里没有物欲,没有消沉,没有浑浊八卦,更无灰黄之色与粗鄙之言。这里聚集了诸多的文化精英,个个身手不凡。众堂友浸淫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中见仁见智乐此不疲,更有当代网络技术为其护驾,由此开启了个人公众号的一代新风。小小公众号泽被众人心,谁进入到这里都会流连忘返,满载而归。 它从线上稳稳当当地走到线下实属必然! 寄荃好风依依相从,越吹越暖,越吹越远……

——马静

成功!感谢抬爱,拙字出展!

——邹炯文

侯军回复:邹老鼎助小展,深谢深铭!

陈浩先生章好文好。

——李清海

感谢你们辛勤付出,使本次展览圆满和画册(图录)顺利编印!

——魏浩杰

这个可以有!侯老师的展可改变历来以往的形式。展的是有德、有水平的艺术家。而不是#展的鱼龙混杂. 贿赂不公平。您这种展可以改变底层真正喜欢艺术的命运。给真正的艺术家搭建一个健康的艺术平台。包括我在内。

——左禅

遍赏好风相从,最爱侯兄墨宝。

——傅建民

侯军回复:此所谓“私我也!”

寄荃堂大家庭有你这样德高望重的堂主真好。

——康学农

平常之事经侯兄之手必定不平常,用心故也!

——瞿冬生

娓娓道来,情真意挚!

——谢凡耿

侯總品牌,絕對過硬。

——赵宗彪

品質優秀的書畫展。

——宋承德

寄荃雅集 集后雅记。

——丁海明

规模宏大,作品一流。

——张永生

叙述精准全面,代表了大家心声。好!我点赞!

——姜刚

写的真切!好。

——任天智

好!这是一场现在版的人文盛宴!大赞

——马元

侯军回复:谢谢马元兄!我是希望把古代文人雅集以现代形式得到传承和呈现。马元兄看得很精准!

展厅高大上 书香处处闻。

——杨扬

吾等之登寄荃堂,窥堂奥,探幽馨,亦有山海之乐乎。深有同感!

——李咏瑾

别有洞天八面来,好风相从镂月裁。清逸出尘美美共,山野都市拈花开。” 古徽州的江海滨先生诗赞《好风相从》,真是过誉了!本期堂会,这样感人的评点很多,也多有过誉,令我汗颜!朋友们的褒奖,小号受之有愧,唯有更加努力搭建平台,提供优品,谢谢堂友们!

——侯军

好风相从,雅意高怀!

——陈浩

江先生此诗写得真好,直指展心。

——古秀玲

群类荟萃,文人雅集,美誉实当,实至名归!《好风相从》,三年付出之小结,棒极了!

——赵志红

好风自相从!

——赵培光

好风相从,今日兰亭。

——丁海明

《好风相从》展,使人不由的想起古人的文章,“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不就是人们所响往的精神世界吗?比起那些“大展,特展,荣誉展”等等令人目眩神迷的“展会”,“好风相从”只占一“雅”字,足可名世矣!

——赵士英

近二十年艺文的发展,民间胜主流,可喜可贺,民间的力量,希望得到主流的尊重。用做官来搞艺文是可笑,用心来做艺文才叫文化。对吗?纯个人看法。

——雷雨

非常同意其中的一个观点,侯老师主持的这个网上文化论坛,三周年都有这样的盛况,一是文化的感召,二是侯老师的君子之风使人赞叹!

——李咏瑾

侯军回复:谢谢小李为寄荃堂贡献了很多智慧和妙论!谢谢!

好!还有高僧光临!

——陆蒙

藝術洗滌心靈,文化強健體魄!

——林鸣岗

追忆似水流年,感怀过往时光,老物件暴露年龄,更让人睹物生情思人,那么些渐行渐远的时光,人和事,无论如何也挽不回来,却又不愿也无法忘记。跟北方一样茶壶不同,四川人喝的是盖碗茶,如今茶碗仍在,父亲却已不在....

——简霞

侯军回复:是啊!我写“物忆”,既是怀旧,更是忆人。

编辑 董雯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