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业城小区位于横岗街道红棉社区,常住人口9600余人,总建筑面积为54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0%,教育配套有3个幼儿园、1所九年制学校,属于辖区定位较高档的住宅小区,但多年来却因物业管理不到位、邻里关系不和睦等衍生出系列治理难题。
今年6月,红棉社区党委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压紧压实基层治理主体责任,调整党组织架构成立振业城党支部,由社区党委委员兼任支部书记,带领34名小区支部党员业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深化“走出去、请进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努力推动小区实现“三个转变”,凝聚起党支部、管理处、居民群众等多方强大的“共建力”。
强服务办实事
物业从“躲着走”向“围着转”转变
为有效解决振业城小区治理突出问题,小区党支部书记时常深入小区,并带动党员志愿者、市容巡查队不定期督查物业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一方面,及时收集掌握小区治理的各种难题,向社区党委反映,共同推动妥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强机制、讲方法、严纪律,促进物业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对标整治,切实提高其服务意识及综合管理水平。
针对振业城小区防控卡口多、管控难度大的特点,振业城支部党员带领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持续到小区各防控卡口,严抓细抓逐人测温、核查健康码、信息登记等,帮助物业查漏补缺、理顺防疫主体责任清单,以卡口防控为抓手督促其严格落实好防疫各项工作。截至目前,振业城小区各项防疫工作落实扎实到位,无疑似及确诊病例。
在社区党委的核心领导下,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从不主动到积极向支部、社区反映群众意愿,从“躲着问题走”变为与党支部一起“围着群众转”,居民满意度大幅提高。
化矛盾促沟通
支部从“记录员”向“调解员”转变
针对振业城小区内部矛盾纠纷多的问题,党支部积极向社区党委反映情况,充分调动社区调委会、支部党员力量参与小区信访纠纷调解工作,实现党组织从群众诉求“记录员”向“调解员”的角色转换,将各类不稳定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全力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推动小区治理工作更稳健、有序发展。
如在地铁14号线六约北地铁站正式施工前,振业城小区地铁口周边商户普遍反映担忧地铁施工围挡影响其正常经营,希望社区能够出面予以协调解决。党支部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将该情况向社区党委反映,而后多次与街道土地整备中心、地铁施工单位、小区管理处到现场协商调研,最终妥善解决该事项。
今年以来,小区党支部共组织调处小区商户申请减免房租、居民楼漏水纠纷等25件,越来越多的居民遇到问题更愿意主动向党支部、社区反映,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广宣传常引导
居民从“局外人”向“主人翁”转变
为进一步加强党群共建能力,充分激发居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提高居民主人翁意识,振业城党支部书记巧妙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活动,广泛开展调研、听取民意,倡导业主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家人、邻居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垃圾分类、人口普查等工作。同时,在社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振业城党支部、小区管理处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垃圾分类、文明创建等各类宣传工作,让群众将对党和政府的关怀、国家惠民政策的感激之情转化为支持社区各项事业建设的具体实际行动。
在支部党员的引导下,小区居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提升。邻里之间关系变得和谐了,随意丢弃的垃圾变少了,规范停放的车辆变多了,不文明养犬的现象变少了,整洁舒心的景色变多了......小区整体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凝聚力、幸福感有了明显提升。
下一步,振业城党支部将持续抓好小区治理各项工作:一是继续强化小区党支部引领作用推进小区治理建设,不断提高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居民群众提供更精细化的管理与公共服务;二是强力推动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持续完善小区治理和物业配套服务,提升小区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三是继续强化基层党组织调解居民矛盾纠纷能力,通过建立机制、规范场所、整合力量、创新方式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凝聚党群合力,共建和谐宜居小区。
责任编辑 陈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