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渣土场”,蜕变成为居民赏景散步休闲的好地方。由光明区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的东坑水综合整治工程于今年10月基本完工,东坑水湿地公园即将对市民开放。
东坑水湿地公园即将对市民开放。
俯瞰东坑水河道,如一条玉带绕着整个调蓄湖奔向远方,一湖清水则映入眼帘。在调蓄湖旁边的栈道上,有前来探路的居民或闲逛散心,或倚栏低头赏鱼,或盘腿而坐于草地和玩伴嬉笑打闹,一派悠闲。
以前,东坑水河口调蓄湖、东坑水调节池是渣土堆土场,高出周边地面5-6米,长满杂草,无蓄滞洪,池内污水横流,气味刺鼻,两岸工业区、生活区的污水直接排到河道,经河道流入池内,环境十分糟糕。
波光粼粼的东坑水调蓄湖。
2017年6月,东坑水综合整治工程开始施工,区建筑工务署围绕东坑水河道和调蓄湖(含调节池)展开综合整治,主要实施河道整治工程和河口水功能综合区工程。其中,河道整治工程范围为光侨路至茅洲河河口,长度约4公里。河口水功能综合区工程范围为东坑水河口左岸调蓄湖(含调节池),占地14.05万平方米。
为完成东坑水调蓄湖综合整治,保证河道水质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区建筑工务署将直排入河的污水截走,并实施源头补水,将水质净化厂的尾水引到河道上游,从而改善水质。在东坑水调蓄湖的滞洪区,则选取了高山榕、小叶榕、桃花心木、金凤花、毛杜鹃等乔木灌木,提升整体绿化面积,同时起到防沙固尘效果。调蓄湖边还设计了四处延伸式的木质栈道,作为一个观景平台,供游客近距离欣赏鱼翔浅底、飞鸟湖光掠影的文化生态湿地美景。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刘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