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白石龙》再现"抗战最伟大抢救工作" 30日公演

记者王敏 刘莎莎 通讯员袁甲清
2016-06-27 00:50
摘要

由龙华新区综合办、公共事业局、民治办事处牵手国家一级导演梅晓、梅县山歌剧团演艺有限公司打磨的大型现代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6月30日该剧将在深圳保利剧院进行首场公演。

保利

抗日战争时期,以深圳白石龙村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历史事件震惊中外。近日,由龙华新区综合办、公共事业局、民治办事处牵手国家一级导演梅晓、梅县山歌剧团演艺有限公司打磨的大型现代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在梅州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剧院成功试演,反响热烈。6月30日,该剧将在深圳保利剧院进行首场公演,带领深圳观众穿越时空,感受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75年前,日本侵占香港,致使中国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以及反法西斯阵营的国际友人共2000多人身陷险境,中国共产党为营救这批仁人志士,组成以东江纵队为主体的营救队伍,以深圳白石龙村为中心,成功上演了一场震惊中外的“胜利大营救”,为中华民族、为新中国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被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大型现代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以该历史事件为背景,剧中爱情、家国情怀穿插叙事,个人、民族的命运交集,“情”与“根”的主题贯穿始终,情节跌宕起伏,令观众仿佛置身于当年热血沸腾的抗战岁月。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以独特音乐元素(客家山歌)作为情感主线,结合前卫的美声、通俗、流行等多种音乐形式和舞蹈、话剧等舞台表现手法,给人以全新的视听感受和艺术震撼。

近日,《风雨白石龙》在梅州客家艺术中心剧院音乐剧首场成功试演。之后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对该剧展开激烈讨论。专家认为,白石龙村是当年那批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从香港脱险后在内地游击区停留的第一站,这是深圳市近现代史中重要的一页。深圳市龙华新区将这段故事编演成戏,搬上舞台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这是一部艺术上有新意、故事上感人、立意上讴歌抗日英雄且充满‘正能量’的剧目,有望成为深圳本土文艺精品的‘红色名片’。”

龙华新区党工委委员、综合办主任黄启键表示,深圳龙华是革命老区,推出《风雨白石龙》作为建党95周年的献礼,恰逢其时。“这样的红色题材值得深挖细挖,我们希望将其打造成一部具有历史和时代意义的文艺精品,在深圳乃至全国广泛加以传承、传播。”

编辑 张妙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